风格独特的琴谱(4)
2011-06-09 09:54
正调是琴的主流调式不假,但认为外调琴曲并不重要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很多顶级琴曲如《潇湘水云》、《广陵散》等,都是外调琴曲。而对琴文化
正调是琴的主流调式不假,但认为外调琴曲并不重要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很多顶级琴曲如《潇湘水云》、《广陵散》等,都是外调琴曲。而对琴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潇湘水云》、《广陵散》等琴曲在琴文化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重要。怎么能说外调琴曲并不重要呢?
而那些因调弦而头痛的人,根本不能算是合格的琴者。古琴音乐是高度发达的音乐,其调式当然非常丰富,其调式的变换自然也十分常见。所以,定弦是琴者的最基本的一项能力。怎么可以因怕调弦而不学外调琴曲呢?
所以,不管是因认为外调琴曲不重要,还是怕调弦,而不学外调琴曲,都是没有道理的。学琴,既要学习正调琴曲,也应学习外调琴曲。
作为一个初学琴者,学习一两首外调琴曲,对其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象《阳关三叠》、《凤求凰》等琴曲,都是琴者应该学习的。
五、磨砺与提高
(一)琴艺的提高
(1)所谓琴艺的提高
什么是琴艺的提高?当然就是弹琴弹得更好。什么是好?有些人认为,既然是音乐,那就是表演给别人听的,弹得好听、技巧纯熟就是好。其实不然。首先,古琴重在愉己,不为娱人,其内涵之深刻,远不是仅以好听与否评价得了的,也不是仅以技巧的纯熟就能冠之为好的。
其实,这个好可不简单。所谓琴弹得好,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所谓:仪容美观、技巧纯熟、理解深刻。
思于内,缘于琴,达于外。琴是心意的外在体现,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心灵的知觉,使心情意味生动地传达出来。所以,仪容、技巧、理解都是一个优秀琴家的必备素质。
(2)仪容的美观
人之仪容与内心,本是互为因果。因心宁静而仪容安泰。因仪容洒脱而使心宽松。内心与外形,实是谁也离不了谁。
想弹好琴,自然需要宁静潇洒的心境。所以,琴家弹琴之时,也必要凝神静气,庄重洒脱,中正自然。如此才能使心境平和,体达琴之妙趣。所以,操弹古琴,对于正确的姿势是非常讲究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本随心转”。心境安宁,则仪容必得平和。心情粗厉,则仪容也会显出戾气。心境散漫,则仪容也会散乱不堪。当琴家专注于琴曲时,心相相合,则一举手一回头,莫不与心境相融。其仪容怎能不美观自然呢?
所以,仪容的美观,本是琴艺提高的重要部分。弹得好琴,仪容不可不美观自然,不可不中正安闲。
当然,使仪容美观并不是仅在外表上下功夫就能达到的。想使仪容美观,就要提高内在的修养。在此基础上,使举止优雅美观。如果没有内在的修养,仅仅修饰外表,显出的也只能是俗气。如果没有内在的修养,仅仅在意举止动作,体现出的也只有刻板。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在道德礼仪方面的体会,在思想境界上的高度,对琴家来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所以,想要拥有高雅的仪容,关键还要在内在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