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凤凰县流行一种地方小戏———茶灯戏,极具民族特色,深受百姓喜爱。
话说凤凰的茶灯,是本地很有影响的民间小戏,从嘉靖年间开始流行。现在凤凰的茶灯有两个流派:文茶灯和武茶灯。武茶灯有武打的场面,而文茶灯没有武打的场面。文茶灯分布于凤凰的东北部,如木江坪、毛坪、吉信、竿子坪、三拱 桥、大田、山江、腊尔山一带。武茶灯流行于凤凰县西南部的新场、茨岩、茶田、阿拉、林峰等地。据八旬老汉江老伯回忆:“小时候,有廖家桥镇朝天寨村、新场乡的古牛村、古冲村这些地方玩灯,而他们的师傅都在新场的马路坡……”
唱茶灯,又叫玩茶灯或跳茶灯。玩灯是为了企求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通常逢年过节,玩灯需要“灯头”(灯头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来组织,各自分工下去,从山坡砍来一些山茶树枝,在茶树上扎了红、黄、蓝、白、绿、紫六色纸花,用竹条扎几只灯笼和鸟兽鱼虫,再用纸糊几个招牌,上面写上吉祥如意、平安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的祝福话语。一切准备停当,由“灯头”带领村民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土地庙去安坛。所谓安坛,也就是口中念念咒语,诚请八方诸位众神下凡来,保佑着这支从古延续至今的茶灯队演出顺利,为万民祈福,送去吉祥、幸福、欢乐、平安。通常在法师做法之前,大家都要跪拜在土地庙前,供桌上摆放着煮熟了的猪、牛、羊、鸡、鱼及糍粑、豆腐、米饭、美酒、水果等食品。等法师念完咒语,请来各路神仙后,人与神就在这里享用美味佳肴,并进行一场“联合演出”———茶灯戏。
凤凰茶灯演员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二十人。由男女二人主演,热情奔放,轻松活泼,语言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场乡马路坡的茶灯戏,下至怀化市上到贵州省,方圆100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个马路坡村,离县城20余里,是个土家族古村落,有40余户350多名村民。马路坡四面青山环抱,房前屋后果树成荫,曾被国务院评为“千家绿化村”之一。白泥江、老坎垅溪水将马路坡紧抱怀中,岁岁年年的滋润养育着这一方子民。使得这里的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茶灯调,都有一副好嗓子,好容貌。真是人们常常唱的那样:“马路坡,家家户户种水果,水果卖了建楼房,逢年过节跳茶灯,男女老少齐上阵,个个会唱采茶歌,如今梦里常笑醒,茶灯调子堆满坡。”马路坡的茶灯戏曲调繁多:唱帝王将相、忠孝仁义的就有200多曲;唱人们日常劳动生活和夫妻恩爱的有300多曲;还有唱鬼神的有100多曲;歌唱党的富民政策和计划生育的现代茶灯曲调100多曲。
创新是艺术之树常绿的源泉,今天的茶灯不再是颂扬帝王将相的产物,而是歌颂新生活、新思想、新人物,弘扬时代主旋律,赞美人们构建和谐生活。
且来听一曲:(锣鼓声中,旦角唱)“正月过来是清明,夫妻双双茶山行;清早邀夫采山茶,月亮落坡忙不赢。”(丑角接唱)“正月过来是清明,夫妻双双进茶林;清早和妻上茶山,采来毛尖换金银。日头落坡月儿明,茶林深处有温情;茶树底下抱得紧,上上下下忙不停……”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