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京剧丑角之美:幽默滑稽 自然成趣(2)

2009-08-05 17: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黄宪光
再谈丑角表演的艺术特色。丑角表演的特点,除了程式化的身段动作外,主要还感动巧妙地运用手、眼、身、步等艺术手段,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

再谈丑角表演的艺术特色。丑角表演的特点,除了程式化的身段动作外,主要还感动巧妙地运用手、眼、身、步等艺术手段,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以突现人物性格。丑角在舞台上,以双腿弯曲为站姿。文丑双腿稍曲,根据所塑造的不同人物,来决定双腿弯曲的程度;如《群英会》中的方巾丑蒋干,在见周瑜一场时,双腿弯曲的幅度就要大得多,以增添人物的形神气韵与儒雅风度。

武丑的站姿多为“子午式”,前腿稍曲即可。另有表现人物天生矮小则用蹲姿,也叫“矮子”,并以蹲式行走,又称“走矮子”。如京剧中的武大郎、王英等角色。丑角的身段招式,如“山膀”、“云手”、“亮相”等诸多程式化舞台动作的幅度与样式,均以小巧伶俐且精俏帅美而见长。丑角的面目表情,惯以眼、鼻、口、颊的有机配合,加之头、颈、身、手、足的协调一致,艺术性地塑造出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

丑角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步、精、气、神、韵,均为主要的表演技巧。所有技巧的合理运用,对准确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则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掌握前贤流派风格的前提下,结合人物的性格而活用技巧则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我成功地塑造《群英会》“蒋干”、《法门寺》“贾桂”、《女起解》“崇公道”、《望江亭》“杨衙内”、《秋江》“艄翁”、《铁弓缘》“陈母”等诸多的舞台艺术形象。

特别是1988年,锦州市京剧团晋京演出,我在《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剧中饰演“穆瓜”,受到了广大观众乃至京城艺术专家的赞赏。首都戏剧界权威人士、著名戏剧评论家、全国戏剧梅花奖资深评委苏明慈先生如是说:“我看了锦州京剧团演出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这个(饰演)穆瓜的演员,在北京这么一个大地方,看了这么多的丑儿,也包括咱们已经列入名丑之列的一些同志,我就觉得没有他的那个气度那么大。

他是一个“大丑”,是一个很端庄的那么一个丑,要说流派是“萧派”式的那种丑角,其实“穆瓜”按说是可以演得比较油的那么一个角色,但我觉得他庄谐之间掌握的分寸是比较好的。”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