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民族文化的浓缩
中国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多彩多姿,其设计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欣赏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可认识到各民族当地独特的文化风俗、艺术传统,甚至宗教礼仪。中国自唐朝建立起服装史上最丰富、最开放、最具影响力的服装体系后,便有了“衣冠王国”的美誉。至今,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依然光彩夺目,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收藏少数民族服饰,重在收藏技术
在很多场合,苗族服装被当作中国少数民族装扮的代表。苗服被追捧最简单的原因是——漂亮的苗绣。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名列其中。
要评断苗族服饰的艺术价值,事实上难得找到很多大师评语,坊间传说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对苗族服饰大加赞赏,查阅原文,发现不过是一句“花纹或秀美壮丽,或非常细致,艺术水平均极高”
但这并不影响藏家们发现这一朵深藏民间的服饰“奇葩”,苗族服饰的民间收藏20年间暗流涌动,苗服价格飞升,收藏家们视为新宠。
苗族服饰,因苗绣而独具魅力。在商人们来到之前,对于苗族人来说,谁家衣服绣得好,是家境殷实、女人能干的标志,那些繁复华丽的苗族盛装,只有在节日祭祀和女儿出嫁时昙花一现,让族人们啧啧赞叹之后,又被收回衣箱,等待下一个节日。
收藏者来了,苗服走上被保护之路。收藏就是为了保护,而保护不能停在原地,除了收藏苗服,苗绣艺术更应该得到流传和发展。所以很多人收藏苗服的同时,也不忘记学习苗绣。
(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