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下,“发烧”、怀旧寄情、把玩、猎奇、增值等等各类民间收藏的正在悄然兴起,形形色色的物品都成为收藏爱好者手中的宝贝。
“有一个很意思的说法,据某门户网站调查,近几年来,集邮爱好者正在逐年减少,而曾被视为‘偏门收藏’的集卡大军正在悄然壮大!”已经集邮8年之久的市民李先生目前成为了集卡“发烧友”,在他看来,作为普通老百姓,收集各类电话卡,门槛不高,而且大小厚薄适度,富有弹性,很适合收藏,此外电话卡的题材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自电话卡诞生以来,各类具有时代特征、政治影响、国内外大事、知名人物以及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等题材都成为了电话卡封面的题材。
接触面广、收集简单、便于保存
“真正能引起收藏家和爱好者收藏欲望的还在于它的精美图案与丰富多采的题材。”李先生分析说,电话卡由于种类繁多,加上图案设计精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风景、艺术、民俗,因此,通过收藏电话卡还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电话卡具有接触面广、收集简单、便于保存,容易辨别真伪等特点,因此曾经一度深受热捧。据福建省收藏协会钱币委员会的专家介绍,虽然我国每年都会发行大量的电话卡,但据权威部门统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真正流入到收藏市场的电话卡大约还不到10%。在收藏爱好者的捧下,市场资源就显得相对较少,一电话卡收藏正在各地悄然兴起。同时,电话卡作为研究我国通讯事业发展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也使广大收藏爱好者看好其市场前景,因此,一张小小的电话卡卖能卖出数千元,并不难理解。
不可忽略品相和发行时间
那么作为集卡爱好者,在收集各类电话卡时应当注重哪些方面呢?专家认为,和所有的收藏品一样,收藏价值的大小与品相有至关重要的联系。电话卡的品相是指其外观的完整性,电话卡由于使用率很高,品相很容易被损,所以,品相的优劣是衡量收藏品的首个条件。同时,电话卡收藏也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电话磁卡从目前收藏市场来看,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电话卡发行时间的长短、发行的时间、发行量、题材内容等。
记者了解到,全国通用电话磁卡自1994年上市,其印制精美的图案、风格各异的设计,一面市就受到收藏爱好者的热捧。但是此后不久,卡市重蹈邮市过度扩容的覆辙,因此,该时间段的电话卡,存世量较大,价值也不高,集卡爱好者不可盲目跟风,应从容易收集的电话卡入手,譬如在曾经在大学校园流行一时的“校园卡”、“200卡”、“983”卡等,运气好的话,或能淘到“孤品”。此外,一般来讲,较早发行的电话卡如90年代末的各类校园卡往往使用范围小,发行量小,寿命短暂、更迭速度快,所以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都相对较高。
值得留意的几款电话卡
专家介绍说,识别判断一套电话卡是否具有收藏价值,除了品相和发行时间外,还要从卡权威性和广泛性、题材意义、艺术价值、发行数量四方面综合分析考虑。专家还建议收藏者可以留意以下几款电话卡。我国最早发行的“CNT-00地图(测试卡)”目前的市场价格高达5800元,而该卡2007年1月初的价格才2100左右元,短短1年多时间,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有余,很多人把此卡比作是“卡中的猴票”。同样,我国早期发行的“CNT-03梅兰芳”磁卡电话卡,2007年1月份的价格也仅1900元,而目前已经上涨到了2700元;“CNT-43海南建省”价格也从2007年1月份的540元上涨到1100元。对于大众常见的IC卡来说,卡的一角标有CNT-IC-T的,为特种卡,升值潜力相对大些;卡上标有PG的,是发行量较少的普通广告卡;标有G的为广告卡;卡上没有字母标识的为纪念卡。电话卡因其不同的标号,升值潜力都有所不同。其中,广告卡收藏难度最大,因其不在市场上流通,大多用来馈赠客户,所以往往成为收藏中的孤品,除此之外,还有收藏爱好者认为,电话卡画面题材内容的意义大小,直接关系到电话卡的收藏价值。一般而言,纪念意义越重大,收藏价值也越高。
(责任编辑:冰青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