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曼生壶的取材
曼生壶在紫砂造型方面有划时代的贡献,诸多的文章都有评价。而曼生壶的取材是多方面的,如取自然现象的有“却月”“、“饮虹”“、”横云”等;取植物的形态的有“瓜型”、“葫芦”等;取实用器物的有“钿盒”、“覆斗”、“牛铎”、“井栏”、“合斗”“、“笠形”等;取几何形的有“汲直”、“合欢”、“春胜”、“员珠”、“方壶”等;取仿古器的有“石铫”、“百衲”、“古春”、“延年半瓦”、“飞鸿延年瓦”、“天鸡”、“镜瓦”、“乳鼎”等。而在曼生之前紫砂壶造型大都承袭前代造型,陈陈相因,无甚变化。而陈曼生创造了一批新的款式,一改昔日繁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使之简洁、明快,面目一新,不愧为茗壶造型史上的一次创新。
四谈曼生壶题名主要分类
深刻隽永的曼生壶题铭,是曼生壶的精华所在。
第一类为切壶切形,摹形状物妙趣横生:根据茗壶的形状,题铭加以形象的描写,但又不停留在描写上,而是自然的引伸出一些生动活泼的情趣。如“葫芦”壶,题曰:“作葫芦画,悦亲戚之情话”;又如“天鸡”壶,题曰:“天鸡鸣,宝露盈”,再如“提梁”壶,相传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设计,故题曰:“提壶相呼,松风竹炉”。最妙的是“钿盒”壶,题曰:“钿盒丁宁,改注茶经。”钿盒本来是用来装珠宝首饰的,而今制做成了茗壶,因而也就“改注茶经”了。
第二类为切茶切茗,品茗饮茶修身养性:茗壶是用来沏茶的,因此曼生壶铭中更多的是描写品茗饮茶的无限乐趣,尤其是文人墨客常常借铭发挥,寄志抒情。如“汲直”壶,题曰:“苦而旨,直其体,公孙丞相甘如醴。”醴,即甜酒。对于真正的饮茶者来说,“苦而旨”的茶,恰如甘醇的甜酒,正是应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淡泊情志。
第三类为箴言警句,哲理启迪人生真谛:有的题铭如箴言、警句、格言、座右铭,大抵是文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对事态的一种评价。最典型的如“却月”壶,铭曰:“月满则亏,置之座右,以为我规”。月满则亏即月有阴晴圆缺,本是自然现象,而他隐喻着“满遭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人生哲理,因此作者将其题于“却月”壶上,把玩之时,作为座右铭来规范自己。
第四类为写景抒情,诗情画意引发遐想:还有一类题铭用诗一样的语言或写景或抒情,借物比兴,于方寸间,营造意境,抒发天地之春秋,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比如“若笠”壶上的题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斗笠可以遮荫避暑,而饮茶可以消暑解渴。两者功能有所差别,似又一致。“我佛无说”是禅机玄语,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