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设计从大处着眼
配植要先整体后个体。首先考虑平面轮廓、立面上高低起伏、透景线的安排、景观层次、色块大小、主色调的色彩、种植的疏密等。其次,才根据高低、大小、色彩的要求,确定具体乔、灌、草的植物种类,考虑近观时单株植物的树型、花、果、叶、质地的欣赏要求。不要一开始就决定到具体种类。
3、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一方面是因地制宜,使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植物成活和正常生长。
4、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我国园林和各地方园林有许多传统的植物配置形式和种植喜好,形成了一定的配置程式。在园林造景上应灵活应用。如竹径通幽——竹径,花中取道——花境,松、竹、梅——岁寒三友,槐荫当庭、梧荫匝地、移竹当窗、檐前芭蕉、编篱种菊;高台牡丹、芦汀柳岸、春节赏梅、重阳观菊;四川的翠林、海南的椰林等。
5、统筹近、远期景观效果
植物布置要速生树种与慢长(长寿)树种相结合,使植物景观尽早成效、长期稳定。首先基调和骨干(主调)树种要留有足够的间距(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以便远期达到设计的艺术效果(长寿慢长树)。其次,为使短期取得好的绿化效果,在栽植骨干、基调树种的同时,要搭配适量的速生填充树种(未成年树),种植距离可近些。使其很快形成景观,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分期进行树木间伐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
总之,在进行园林植物布置时力求做到:功能上的综合性,构图上的艺术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责任编辑:抱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