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和月季都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形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它的共同点是:落叶或半落叶灌木,茎直立或攀缘,通常有刺;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托叶;花单生或成伞状花序;萼片及花瓣各五数(重瓣花,花瓣多数);雄蕊多数;雌蕊多数包于壶状花托内,花托成熟变肉质,内含多数或少数骨质瘦果。蔷薇属的花托成熟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制取维生素的天然资源。
玫瑰和月季的花和蔷薇果(肥大的花托),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许多人把玫瑰和带有玫瑰香味的月季相混淆,其实不同的种有很大的区别,其形态特征的区别主要是花的结构,然后才是根、茎、叶、果等的区分。玫瑰与月季的识别如下:
一、 形态特征的区别
1.花的区别。花的颜色:玫瑰只有红色(紫红)、白色等几种;月季的花色繁多,有白、粉、红、紫、黄等色,各色有深淡之分,变化多端,可谓五彩缤纷。
花型:玫瑰花有单瓣(五瓣)和重瓣(花瓣数38~48瓣)两种,花径一般6~8厘米;月季花有单瓣及重瓣之分,但花瓣数不定,花朵大小也变化多端,小花朵花径只有2~3厘米,大花朵花径有10~20厘米,瓣形多样,有尖瓣、反卷瓣、甘蓝叶状瓣等多种变化。
花柱:玫瑰花柱连合成头状,塞于花托之口;月季花柱离生,伸出于花托口外甚长,长约雄蕊的一倍(高出于雄蕊一半)。
花萼:花萼均为五片。玫瑰的花萼多为瓣状,花开放时,花萼与花同时开展;月季花尚未开放时,萼片先展开,花开放时,萼片反卷,萼片通常羽状。
2.叶。玫瑰的叶由7~9枚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2~5厘米,表面有光泽、皱缩,背面稍有白粉及柔毛;叶柄有绒毛及刺,托叶为叶片长之半。月季的叶由3~5枚小叶组成,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叶端尖锐,有锯齿,表面光滑,有光泽,叶柄有刺或无刺;托叶为叶柄长的三分之一。
3.茎。玫瑰茎直立,灌丛生长,嫩茎绿色,翌年变棕红色,老茎灰褐色附有灰白粉状物,茎基部有粗大皮刺和尖细而密集的小刺;三年生以上的茎部粗大皮刺脱落,茎上部均为密集的小刺。月季茎直立,有的品种枝条较长似蔓生,嫩茎绿色(稍有红晕),有刺或无刺,均无毛,皮刺钩状,分散而少,老茎灰棕色,皮刺脱落。
4.根。玫瑰和月季的主根均不发达,支根和须根发达。玫瑰的横走根能生根蘖,用于繁殖新株。月季不发生根蘖。
二、 显微鉴别花粉
月季花花粉粒大于玫瑰花花粉粒。前者花粉粒面观,横径要较后者大5微米左右。两种花粉粒内孔直径,前者要比后者约大1微米。
三、 理化鉴别
取玫瑰花和月季花适量,剪碎,各称取1克,分别放置两个具塞锥形瓶中。各加10毫升95%乙醇,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
1.用毛细管分别吸取滤液在滤纸上点样,用紫外线分析仪进行观察荧光。玫瑰花点呈淡红色荧光,月季花点几乎无荧光。
2.取以上乙醇滤液各5滴,分别放置试管中,加1%三氯化铝醇液2滴,玫瑰花醇液呈金黄色,月季花醇液不变色。多加三氯化铝醇液,玫瑰花醇液不变色,而月季花则变为黄绿色。若加硅钨酸试液2滴,玫瑰花醇液呈淡红色,月季花醇液呈桃红色。
(责任编辑:抱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