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菊花
原产我国,栽培始于周、秦,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性喜阳光充足,凉爽通风环境,花忌霜冻、忌酷暑、雨涝;生长适温白天为18至20°C,夜间15°C,喜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菊花繁殖以扦插为主,本地多在梅雨季节时取嫩枝扦插。菊花喜大肥,地栽前期以氮肥为主,孕蕾期适当增加磷钾肥。叶面如溅上污水、泥斑,及时用清水洗净,免叶子凋萎脱落。盆栽苗要特别注意浇水,炎热季节应在早晚各浇一次水,遇雨要及时倒掉盆中积水。秋凉后10天施薄肥1次,现蕾后增加浓度,待花蕾开出二三分时,即停肥。
为控制生长、促使分枝,摘心十分重要,但在8月上中旬应停止摘心。为防植株倒伏,可用细竹支撑,进行吊扎。
盆栽菊花以40%煤饼灰加60%园土和10%腐熟厩肥配成培养土,既肥又轻,利于排水。菊花为短日照花卉,人工控光可改变花期,孕蕾前每天只给8至10小时光照,其余时间全黑遮光,可提早开花。菊花要栽培成“地菊”需在塑料大棚培育,供切花之用;“标本菊”通常培育成一盆独本一朵花;“大立菊”冬天扦插生根后在大棚或温室培养,6-7片叶时即摘心,只保留3-4片叶,以后再行二次摘心,反复7-8次摘心,将侧枝平卧扎缚,秋后平顶,可培养出“菊魁”;“悬崖菊”选满天星小花菊,沿弧形竹片绑缚,诱引向下垂生长;“塔菊”用嫁接法,通过整形呈一层层立体状,形似宝塔。
2、兰花
在我国一般是指地生兰,性喜凉爽、湿润和通风半阴环境,夏天忌酷热和阳光直晒,冬天宜阳光充足。应选择富含腐殖质、疏松有团粒结构、排水良好,PH在5.5至6的山野丛林下的紫黑色表土,在清明或处暑时进行栽植。采取分株方法,春兰要4-5筒、蕙兰要8-9筒才可分。栽植前要先用粗砂垫好盆底,再用培养土栽植,深度以齐假球茎(芦头)为度,不能过深。盆泥做成“馒头形”土面种上翠云草。
兰花喜润恶湿,极不可浇水过多,也不能过分干燥,夏季要置荫棚下,冬季温度在5°C以下时要搬入室内保暖。夏季宜清晨或傍晚浇水,冬季宜中午前后浇水,水要从盆边浇,不可朝叶面冲水。
兰花叶态优美,花朵清雅芳香,是珍贵花卉,品种很多,大致可分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几大类。我地多高山,兰花资源丰富,既要进行开发也要注意种源保护,切不要滥采滥挖。
3、大丽花
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区,性喜温暖、好阳,既不耐旱又怕涝,温度降到4-5°C即进入休眠。夏季生长季节则要求凉爽、高燥,忌酷暑寒冷。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忌积水雨涝。
繁殖以播种扦插和分根为主,播种可在清明前后进行。扦插法最简便,生长期剪嫩枝在沙中扦插即可,分根法宜翌春,将块根从根颈处切开每株带1.2个芽种植即可。
4、仙客来
又名兔耳花,原产南欧和近东等地。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怕高温、高湿,休眠期喜冷凉干燥,为半耐寒性球茎花卉。9-10月间,将种子在30°C温水中浸3至4小时后撒播在有细土的盆中,可提早种子发芽出土时间,发芽后将盆移至光照充足处,充分浇水。幼苗有3片叶时要及时分栽,小球茎不能埋入土内应露出2/3盆土宜肥沃、排水性好的中性土(PH6.5—7.5)。
仙客来为夏季休眠花,多以温室、暖棚栽培,夏季不喜温度过高,生长期以18°C为最适,30°C以上停止生长,35°C以上易腐烂,老球夏季休眠后,到秋天又重新发芽,暖棚栽培可赶上春节开花。
5、香雪兰
又名小苍兰,原产南非,性喜冷凉湿润和阳光充足的地方,耐寒性差。喜肥沃疏松沙质土。秋季,将种球上盆种植,生长适温为15至20°C,冬季要保持在14至16°C,生长期间,每十天要施一次肥,忌土壤干燥。我市冬季气温较低,需要入暖棚栽培,春季可开花,待第一朵始花时即可剪下做切花,正赶上春节佳期,芳香清雅,极受人的喜爱。
(责任编辑:抱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