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杭州丝竹曲《霓裳曲》:轻悠淡雅,清丽飘逸

2009-07-14 15:2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霓裳曲又名《小霓裳》,原是民间器乐曲牌《玉娥郎》, 最早由杭州丝竹艺人移植,稍有发展。

霓裳曲又名《小霓裳》,原是民间器乐曲牌《玉娥郎》, 最早由杭州丝竹艺人移植,稍有发展。曲有五段:玉兔东升、银蟾吐彩、皓月当空、嫦娥梭织、玉兔西沉,显系根据唐明皇游月宫闻仙乐的传说编写。音调典雅摩丽,节奏有古代舞曲的特征, 确有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结构很有特点,主题在变化重复时,每一段首尾保持不变,而在中间将主题展开衍生,或引进新的音乐材料加以扩充。“合头”和“合尾”使主题廛调贯串全曲,给人深刻印象。将乐曲带入了月里嫦娥翩翩起舞的意境中。

笛子演奏的特色在于采用南方笛子打颤等腰手法。

《霓裳曲》原为杭州丝竹曲,旋律温润典雅,清丽飘逸,是描写月色的精品之作。

此曲最先流行于杭州,据说是杭州丝竹艺人根据民间器乐曲牌《玉娥郎》移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王巽之等人将此曲传至上海, 经孙裕德等国乐界有识之士的推广,该曲现已成为上海丝竹界喜爱演奏的曲目之一,流传面很广。整个乐曲布局很有特点:第一段,只呈示主题的前半部分;第五段只重复主题的后半部分,在尾部稍作扩充,出现引人注听的清角音,造成一波三折的情趣。

合头与合尾的间隔出现,贯穿全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而合头与合尾之间插入的展开段落,使音乐具有发展的动力。正由于这样,主题虽只被重复演奏,但她仍富有艺术魅力.耐人寻味。乐曲采用齐奏性织体写法,各乐器声部以同度或八度的重叠,演奏同一的旋律, 它们细致地、集中地、统一地表现同一的音乐情趣, 使乐声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笛子曲的旋律轻悠淡雅、节奏平缓、起伏不大、让人听时感觉很舒服,清脆婉转的笛音没有过多的技巧卖弄,显得恬静平和、悦耳自然的确有古典舞曲的味道。

清舞飞扬,隔着尘世的纱窗,在静谧中舒展霓裳的靓丽。轻歌曼舞中,饱尝着岁月留下的点点印记,仿佛划在手掌中的心情,不忍割舍,却终会消逝。笛子娓娓道来的是灵魂的故事和归宿……当时间划破长空,斗转星移,岁月穿梭,只有这一曲清音,在你我的心间轻轻回荡,静静流淌……余音绕梁……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