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北市场的女相声

2010-02-26 17:33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秩名
50年代初,我从天津到沈阳,参加相声大会后,便在沈阳西北市场“会文茶社”(西北市场东公遇里胡同),有二百多个座席,天天客满。那时还是另打钱,每段三分。每个人的收入也很

 

北市场的女相声
 
50年代初,我从天津到沈阳,参加相声大会后,便在沈阳西北市场“会文茶社”(西北市场东公遇里胡同),有二百多个座席,天天客满。那时还是另打钱,每段三分。每个人的收入也很可观。
    我逗,彭国良给我捧,有时候与傅兰英合说,这段她逗,下段我逗。
    演出形式,比以前有了变化,虽然还用“场面桌”,但改成两个人都站着说了。桌子里边站一个,桌子外边站一个。因为这时候已经有小舞台了,三面面向观众。
    我们有时候也出去参加综合性晚会,就是什么节目都有。一般都在大剧场,开始去掉场面桌,由两名演员站着说。
    在沈阳,我是第一代女相声演员。在天津,我是第二代。第一代女演员有:于有福、小明星、刘玉凤、回婉华、潘侠男,她们属“宝”宇辈,和侯宝林同辈。
    我拜师时,侯宝林也参加了。和我同辈的女相声演员,有魏文华、张小燕、方国华、韩秀英、傅兰英、张××、高秀琴、贺荣珍。
    我于1933年4月11日出生在天津市,自幼喜爱文艺。我的家住在天津“聚华剧场”附近,那里经常演评戏,我和姐姐老去听戏,有时还能唱几句。我姐姐叫姜凤玲,比我大3岁。
    我家看我姐姐喜欢评戏,便托人请位老师教评戏。老师叫李宝全,是天津有名的评戏演员。
    那时候学徒,可以到老师家去,也可以花钱请老师来家教。我姐姐就属于后者。她师父一来教戏,我就跟着学。反正是个小孩,李老师也不在意。
    时间长了,不但我姐姐学会唱评戏,我也学的差不多了。这便是家庭的熏陶吧。    ‘
    我姐姐1l岁出徒,能登台献艺了,便加入天津市“聚华剧场”的小科班演出。我也跟着去,在后台给倒个水、拿拿东西什么的。后来跟那里的人混熟了,我便要求留在小科班,跟姐姐一块唱评戏。
    人家听找一唱,说我“五音不全”,不要我,但又见我喜欢艺术,有点艺术天才,便介绍我去学相声。
    那时候,学相声是三年满徒,吃住在师父家里,跟家人一样,但是你得给师父家干杂活,上街跑腿、哄孩子做饭,什么都得干。出徒后,得给师父挣一年钱,叫做“效力一年”。
    我家住在天津市里,到师父家去学“活”(指相声),回来自己练习,练习差不多了,再到师父家去,请师父看,认为可以了,再往下学。有时候师父领着我一块说,先学“子母哏”(注一)学的差不多,有一定基础了,再学“贯口活”。(注二)
    学相声跟学戏一样,不论男女学员,早晨起来都得喊嗓子,练嘴皮子功夫,像《绕口令》“吃葡萄吐葡萄皮,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这些基本功都学的差不多了,才开始练习“一头沉”(注三)的活。
    我师父杨少奎是天津市著名相声演员,教得好,又认真,又加我以前跟我姐姐的师父学过评戏,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所以算“带艺进门”,只学二年就出徒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