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民族音乐的写意性(2)

2010-05-13 11:09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作者:焉树芬 魏黎波
有一次孔子弹瑟,学生曾子和子贡在门外听,他们从孔子的演奏中听出了贪婪和凶杀之意,他们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良的意图,就进去询问。孔子
 
有一次孔子弹瑟,学生曾子和子贡在门外听,他们从孔子的演奏中听出了贪婪和凶杀之意,他们很奇怪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良的意图,就进去询问。孔子解释说,在弹瑟时看见一只猫正要捕杀一只老鼠,自己很希望猫能捉住老鼠,不知不觉间将此心注入瑟中,显出了凶贪之音。这是以琴音传心意的的典型例子。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谭盾认为,音乐的表达应该“随心所欲”,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不仅使用乐器演奏,而且加入了各种不同材质物品的碰撞敲击声,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很有点意识流的味道。传神的绘画和传情的音乐一样,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在艺术感受上个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更注重精神享受的特点。民族音乐的写意性个仅表现在欣赏音乐时的心灵感受,还表现为学习音乐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格品德的培养。在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后世文人修习的 “琴、棋、书、画”中,音乐教育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古人认为,学习音乐不但可以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个人修养,还可以使人明尊卑、守礼仪,成为维护封建正统的正人君子。音乐的社会作用甚至被古人神圣化了,他们认为只有“雅乐”才是可以修习和欣赏的,而“郑卫之音”则是“淫声”,不但不能学,连听都不能听。《韩非子·十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卫灵公去普国途经濮水,记下了水面上传来的一首美妙乐曲,到普国后奏给晋平公听,在座的大音乐家师旷急忙阻止,说这是商纣时代的亡国之音,闻之不利。在这里,音乐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命运了。既然音乐教育和学习是修身养性的途径,声音只是一种借助,那么,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声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家墙上常年挂着一张琴,不安弦,也无音阶标记,兴致一来,就取琴虚按一曲,还哺哺自语:“但以琴中曲,何劳弦上声”。这就把只取意趣不拘物象的追求,推向了极至。陶渊明家悬无弦琴并非绝无仅有,实际上,家中安琴不会弹、悬剑不会舞的古文人比比皆是,都是取意而已,也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时的“意”似乎已经独立于音乐之外,连声音都不需要,只用摆样子的乐器来借助了。
 
我们谈了这么多民族音乐的写意性,是不是说它就没有描绘现实的工笔性了呢?不是的。音乐本来就是起源于对自然声的模仿,关于中国官、商、角、徴、羽五音起源的一种说法,就是五音分别模仿牛、羊、鸡、猪、马的叫声。如果我们用工笔性和写意性两概念来区分民族音乐的话,我们也会看到一大批模拟现实世界声音的工笔作品,比如在《百鸟朝凤》、《战马奔腾》、《十面埋伏》等乐曲中,就逼真的模仿了鸟鸣、马嘶以及战场的上金铁全市之声,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但纵观全曲,这种现实声音的模仿仍然是服务于情感的抒发,所以我们只能说这些作品有工笔性,而是不是可以把整篇作品称之为工笔性作品,也是个好随便下断言的。把民族音乐的写意性单独提出来论述,意在强调。其实绝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是兼工带写的,就是所谓的“声情并茂”,只不过主旨是放在写意上而已。在这一点上,两方音乐的情形也大体如此,不过在其整体艺术“求真”风格的影响下,其写实的工笔性要强一些,这是文化整体差异对个体艺术带来的必然影响。同样道理,中国艺术“求善”的总体特征在中国义学、绘画、建筑、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提法不同,有的叫“象征性”,有的叫“虚拟性”。注重心灵感受的中国艺术和注重表现客观现实的西方艺术,都为人类对美的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能说孰优孰劣。但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是有帮助的。
 
(责任编辑:诗域微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