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气象学家美国人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在一篇研究气象的论文中分析气候的变化时提出:“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
以后他用更富诗意的蝴蝶来阐述:“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种在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称之为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换言之具有蝴蝶效应的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空间、时间上呈现不规则、非线性的变化,这种系统是一种混沌的系统。
混沌系统广泛地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混沌的系统,我们的身体就是混沌的系统。
蝴蝶效应表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中国人常说的“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与此相类似。
对混沌系统的研究,我们的古人早已有自己的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这就是易学体系。易学体系是一种模糊的、非线性的甚至是悖论的体系,这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精确的、科学的体系是不同的,与现代的混沌学也有所差异。几千年来我们东方的易学体系在各个方面运用的是成功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典型的运用就是中医、风水等。
易学体系认为我们自身的内在的混沌系统与自然的外在的混沌系统本质上是同构的,《易经》中有:“方以类聚,人以群分”,故可以用同一种模型去分析解释,从而建构起阴阳、五行、八卦理论,成为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基本框架。
正因为中国人传统理念认为内外系统是同构的,回归自然必然地成为我们的理想,儒家就此提出“天人合一”学说,道家则有“道法自然”的思想。然而生命以及生活当中有太多的不完美,就像在一个混沌系统中一旦加入了不和谐的因素,这势必导致这个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生命、生活、事业、家庭等等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
对此儒家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希望通过改变我们自身的混沌系统进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思路,是基于人性是善良的,但在实践中往往受到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冲击,而且要求人人都是圣贤的理想主义是难以实现的,但我们不能否定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佛家对世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认为是“缘起性空”,希望用否定那些不和谐因素来摆脱苦恼,但缘起性空对物理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而且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从心性方面难以解决器物性问题,势必要另寻出路,风水学为我们提供了从另一角度去解决问题的思路,它营造一种与自身系统相匹配的、良性的生存环境,调整我们内心被扭曲了的状态。风水学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即内外系统是同构的,可以由内而外自然也可以由外而内,通过外部环境影响人的生存状态,用《易经》的话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为内外是同构的,故可以相应相求。
风水学的理论依据来源于易学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八卦。正确理解易学理论是风水产生效应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正确地施展风水的种种手段,否则必然是自欺欺人的空话,要知道错误地运用风水带来的错误后果一定也是蝴蝶效应般巨大,故对此不可不慎。
然而风水学在实践中却是鱼龙混杂,风水学大师蒋大鸿就说:“地理多伪书”。原因在于许多所谓“大师”对理论的误解、易学基础的贫乏以及个人的臆想,如此的蝴蝶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谬误可想而知。这些人只会照搬前人的结果,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连基本的易学基础都成问题,更遑论用它来分析解决问题了。
(编辑:亲蓝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