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易学天地 > 教你好风水 >

“风”、“水”与居住健康

2009-05-03 15:1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褚良才博士
风和水,原是《易经》八卦之中的巽卦和坎卦的象征物。《易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分阴分阳的,也是阴阳互补的。世界可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通称为“天地人三才”,“三才

风和水,原是《易经》八卦之中的巽卦和坎卦的象征物。《易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分阴分阳的,也是阴阳互补的。世界可分为天、地、人三个层面,通称为“天地人三才”,“三才”也全都是阴阳并彼此可以组合成八卦。八卦的乾、坤、艮、兑、巽、震、坎、离,即为构成世界的八种基本物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深刻体验到了自然天、自然地对自然人生存的关系是那样的直接和密切,片刻也无法离缺。特别是人类赖以基本生存的“风”——空气,和保存生命基本体征需要的“水”,就成为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了。

“风水”一词,从字面上讲,“风”是流动的空气;“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必须依靠它们。有新鲜空气(风)和有清洁甘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息息的生命和欣欣向荣。传统风水理论认为:风是气阳,水是气阴,两者皆为行气之物。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动。而这个“气”,则有它特有的秉性,即:乘风则散,界水而止。推及于人也是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因此“藏风得水”就成了风水学“聚气”的根本真谛。从中可知,《易经》与风水学实际上是源与流的关系。譬如中国医药学,它有一套后来引进的西医系统,建立在细胞学、解剖学等基础之上;但更有一套原汁原味的中医系统,它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整体有机理论之上的,以辨别、调节人体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等为其要务,从而协调人体内部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又譬如中国地理学,它也有两套系统:一套来自西方的地理学系统,另一套则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学系统。它也是建立在《易经》的理论基础上,强调“气”、“势”、“理”、“形”等地理特性;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互补”,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天地看做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有机体,从而与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与共。

说到底,风水就是人类居住、生存、繁衍、发展的生态环境。它包括阳光、空气、水质、气候、土壤、食物、声音、色彩等各种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自然科学的环境因素和社会科学的感官心理因素,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体的身心健康。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福、富、荣、寿、吉、康、顺、达这一个好“八字卦”;也都要避挡艰、难、危、困、病、贫、饥、寒这一个坏“八字卦”,这完全是人皆有之的心理本能。因此,“风水”好的地方总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死气沉沉,荒凉阴暗。试问,一个居住在“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田,花竹秀而野”(宋·苏轼诗)和“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清·姚延銮诗)的“风水宝地”上的人,他的生理、心理难道会不健康、不愉快吗?再试问,一个居住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烂草遍野”、“暗无天日”、“冬寒夏暑”的“风水凶地”中的人,他的生理、心理难道会健康、愉快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易经》追求的是天、地、人高度合一的境界;而风水则是追求达到这种境界的理想生态环境。

关于风水的人为主体——建筑(宅),东汉大学者刘熙在他的名著《释名》中是这样说的:“宅,择也。宅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内经》也说:“夫宅地,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门族衰微。”现代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也说:“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寄托于建筑之上。”从古至今,人类的居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实际上是源于《易经》理论,应于风水术,归宿于人居建筑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的全过程。在当代,当林立的高楼满足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时,更多的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怎样才能解决如今人居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生态失衡、景观无序、人地对立、人情冷淡、文化匮乏的种种矛盾呢?中国的传统风水思想中关于崇尚自然、尊重环境、天地人和谐、创诗画境界的生态建筑环境观,为我们建设美好人居环境、亲情家园和塑造人间天堂,提供了古为今用的新视野和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最近,中国成立了“国家健康住宅工程中心”,这是一个以“更多关注居住健康”为理念的政府机构,并制定了国家级的健康住宅标准。这充分说明,古今人类对美好人居生活的追求是完全一致、亘古不变的。

(编辑:剑煮酒无味)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