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衡阳钟灵秀美,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凭依着南岳衡山和湘江,衡阳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被古人誉为风水吉地。衡阳山水形势究竟如何?请看本文报道。
古有“山之南、水之北曰阳”的地名命名法则,湖南的衡阳就是因为地处衡山之南而得名的。
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第一峰就是坐落于衡阳市的回雁峰。回雁峰雄踞城南,相传北雁南飞时,一般到这里就歇翅驻足停飞了,衡阳城因此又叫“雁城”。“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宋王安石),回雁峰因此闻名天下。
相传南岳衡山为火神祝融氏的住所。祝融氏南下衡阳,发现衡阳一带天有吉光、地有灵气,遂派人探查,勘山测水,在今衡阳城内择吉地营建聚落,衡阳城自此开始有人定居。之后各代均建有较大规模的聚落。考古发现,商周时代衡阳城留下了不少青铜器具。城内湘、耒二水交汇处附近的汉代酃县县城遗址,今天仍然依稀可辨。
由于衡阳城的兴建与火神祝融氏有关,祝融氏所在的南岳衡山便被后人奉为这一区域龙脉的集结地,也就成为衡阳城的“靠山”、“镇山”或“发脉地”。
衡阳城在风水中的地位,还与她的方位名称有关。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称之为星宿。据史书记载,在道家的天宫二十八星宿中,“南岳宿当翼轸,度应玑衡,光辅紫辰,称物平施”,有“丈量衡地”的意思,南岳因此而被称为“衡山”。
在道家的五岳真形图中,衡山为朱鸟(即朱雀)的象征,有灵动飞升之意。而在风水表示方位的体系中,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南岳衡山又被认为是朱雀的化身。今天南岳风景名胜区的CI形象和管理人员的名片上,都有一幅简化了的朱雀造型图,在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传说唐代风水大师唐筠松路过衡阳,也为这里的风水形势所吸引,遂停留数日,倍赞此地风水格局极佳。在乾隆年间所编修的《衡州府志·形势》中对衡阳的风水有详细记载,大意是:衡阳城的镇山为南岳,南岳蜿蜒而南,形成岣嵝峰,至花药山,抵回雁峰,结为郡治。她侧依回雁峰,前有湘江环带,东洲岛浮现于前方江面,蒸水在北面由西而东汇入湘江,再往北是耒水自东而西融入湘江。石鼓山列于府治左侧,隔岸望之,形如一弯偃月。其景色之秀丽,确为一处绝佳的山水形胜之地。难怪清初吴三桂在节节败退、逃亡西南的途中,路过衡阳,听说衡阳城风水好,便选择在衡阳称帝,企图扭转无望的败势,但因其败局已定、大势已去,最终病死在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