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易学天地 > 教你好风水 >

用风水为北京号脉

2010-05-25 14:45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韩增禄
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在中国,历朝选址定都,均有风水和易学论证,所谓“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用风水为北京号脉
北海公园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和江南园林的婉约,并融帝王宫苑的富丽和宗教寺院的庄严为一体。而其北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现代建筑,表明古都北京已呈现出传统和现代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突出和紧迫。我们不仅看到不少现代建筑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违背了尊天敬地、天人合一的传统格局,甚至给古都风貌造成极大的损害,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都是鲜明的例证。难道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要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吗?
 
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
 
中国历代都城之选址,大都以“相形取胜”等风水原则为重要依据。形胜指山川河流、地理形势及物产优胜等自然环境。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在中国,历朝选址定都,均有风水和易学论证,所谓“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然而,自明、清以来,北京古都的风水形胜及其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其自然条件而论,北京城内,据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皇城西,古木深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俨然一派古木林深、遮天蔽日之景象。当年北京周围松林稠密,道路上只可容一人骑马前行。茂密的山林,也带来丰盛的水源。钓鱼台、玉渊潭、金鱼池等地,常年泉水涓涓,许多地方“泉从地涌,一决而通”。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
 
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先是在“大炼钢铁”和“向山河湖海要粮”等口号下,毁林烧炭、毁林开荒,就连北京植物园的名贵植物也曾一度被毁而改种粮食。接着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林木荒疏、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面锐减。随着大部分护城河段变为暗河,以及西直门北面的太平湖被改做地铁用地等重大举措,北京城的水体面积已经急剧缩小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