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中医中药 >

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009-04-21 15: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

【简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十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大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次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02-110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现存通行本。将成药方剂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眼目疾、咽喉口齿、杂病、疮肿、伤折、妇人诸疾及小儿诸疾共14门,788方。均系收录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其中有许多名方,如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汤、逍遥散等。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有的刊本在书末附有陈师文等撰《图经本草药性总论》(为本草提要性质的著作)和许洪撰《用药总论指南》(为药物总论性质的著作)各3卷。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编写。全书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系民间常用的有效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

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必读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进表】

昔神农尝百草之味,以救万民之疾;周官设疾医之政,以掌万民之病。着在简编,为万世法。我宋勃兴,神圣相授,咸以至仁浓德,涵养生类,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术,莫先方书。故自开宝以来,早敕近臣雠校本草,厥后纂次《神医普救》,刊行《太平圣惠》,复位《针艾俞穴》,校正《千金》《外台》,又作《庆历善救》《简要济众》等方,天下。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编,是虽神农之用心,成周之政治,无以过也。天锡神考 圣承统,其好生之德,不特见于方论而已。又设“太医局熟药所”于京师,其恤民瘼,勤矣。主上天纵深仁,孝述前烈,爰自崇宁增置七局,揭以“和剂”、“惠民”之名,制给卖,各有攸司。又设“收买药材所”,以革伪滥之弊。比诏会府,咸置药局,所 祖考之德泽,可谓曲尽。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 经参订,不无舛讹,虽尝镂板颁行,未免传疑承误。故有药味脱漏,铢两过差,制作 经,祖袭间有伪妄,至于贴榜,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举也。顷因条具,上达朝廷 被命,遴选通医,俾之刊正。于是请书监之秘文,采名贤之别录,公私众本,搜猎靡 阙所从,无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寻源,订其讹谬,折其淆乱。遗佚者补 复者削之,未阅岁而书成,缮写甫毕,谨献于朝。将见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 疑,颁此成书,惠及区宇。遂使熙丰惠民之美意,崇观述事之洪规,本末巨细,无不 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亿万斯年,传之无极,岂不韪欤﹗

(责任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