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它成立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7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起单位之一。
1949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召开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7月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主 席:郭沫若
副主席:茅 盾 周 扬
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改选了领导机构。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主 席:郭沫若
副主席:茅 盾 周 扬
1960年7月22日至8月13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改选了领导机构。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主 席:郭沫若
副主席:茅 盾 周 扬 巴 金 老 舍 许广平 田 汉 欧阳予倩
梅兰芳 夏 衍 蔡楚生 何香凝 马思聪 傅 钟
赛福鼎·艾则孜 阳翰笙 1962年增补刘芝明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改选了领导机构。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名誉主席:茅 盾
主 席:周 扬
副 主 席:巴 金 夏 衍 傅 钟 阳翰笙 谢冰心 贺绿汀 吴作人
林默涵 俞振飞 陶 钝 康巴尔罕
1988年11月8日至1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会章,改选了领导机构。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执行主席:曹 禺
执行副主席:尹瘦石 李 瑛 张君秋 吴祖强 马 烽 谢 晋
夏菊花 冯骥才 才旦卓玛
1996年12月16日至2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会章,改选了领导机构。 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主 席:周巍峙
副主席(按简化字姓氏笔画为序):
才旦卓玛(女,藏族) 尹瘦石 白淑湘(女) 冯元蔚(彝族) 冯骥才
吕厚民 刘晓江 李 准 李 瑛 李默然(回族)
杨伟光 吴贻弓 吴祖强 沈 鹏 张 锲 张君秋 罗 扬
夏菊花(女) 高占祥 高运甲 谢 晋 靳尚谊
1999年增补田爱习 李世济 2000年增补赵志宏 陈晓光
书记处书记:高占祥 高运甲 赵志宏 李 准 陈晓光 董良翚(女)
胡 珍
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会章,改选了领导机构。 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主 席:周巍峙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荫楠 才旦卓玛(女,藏族) 王兆海 丹 增(藏族) 白淑湘(女)
冯骥才 仲呈祥 刘兰芳(女,满族) 刘炳森 李树文 李 牧 李世济
杨伟光 吴贻弓 吴雁泽 陈晓光 胡 珍 夏菊花(女)
覃志刚(壮族) 靳尚谊 裴艳玲(女)
书记处书记:李树文 覃志刚 甘英烈 胡 珍 李 牧 仲呈祥 廖 奔
在2005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国文联七届六次主席团会议上,胡振民、冯远被推举为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李树文、甘英烈不再担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职务。
在2006年3月18日召开的中国文联七届六次全委会上,胡振民、冯远被增补为中国文联第七届副主席。
2006年11月10日至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修改了会章,改选了领导机构。
这届中国文联的领导人是:
名誉主席:周巍峙
主 席:孙家正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荫楠 才旦卓玛(女,藏族) 丹增(藏族) 白淑湘(女) 冯 远 冯骥才
刘大为 刘兰芳(女,满族) 李 牧 李维康(女) 杨志今 吴贻弓
吴雁泽 张西南 陈晓光 赵化勇 胡振民 段成桂
夏菊花(女) 覃志刚(壮族) 裴艳玲(女)
书记处书记:胡振民 覃志刚 李 牧 冯 远 杨志今 廖 奔 白庚胜
中国文联实行团体会员制。现有团体会员50个,即中国作家协会(行政独立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以及中国煤矿文联、中国铁路文联、中国石油文联、中国化工文联、中国电力文协和中国水利文协等产业文联。中国文联对各团体会员的工作有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并承办团体会员需要统筹安排的事宜。
中国文联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选举主席一人和副主席若干人组成主席团。主席团下设书记处,主持日常会务工作,并设立必要的工作机构。
中国文联的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50多年来,在中国文联指导下,各文艺家协会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作家、艺术家进行各种学习和讨论;组织各类文艺演出的观摩;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座谈会;举办文艺评奖活动,设有全国性、专家性的文艺奖项13个,包揽各个艺术门类;举办旨在培养文艺新人的讲座、讲习班,开展纪念文化名人的活动等。为了使作家、艺术家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文联还鼓励并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工矿农村、部队、边疆,进行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协助。
中国文联及各协会办有《中国艺术报》等30余种全国性的文艺刊物和报纸,拥有中国文联出版社等7家图书和音像出版社、1家影视中心。各地文联也出版地方性的文艺刊物。
中国文联依法维护团体会员和文学艺术家的合法权益和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经常与作家、艺术家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遇有困难或问题,及时请有关部门协助解决。中国文联积极促进全国各族文艺家的团结,加强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中的文化艺术团体和文艺界人士的交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中国文联广泛开展对外文学艺术的交流活动,并积极组织和推动各个团体会员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每年接待数以百计的外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团来华访问,同时组织为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艺家出国访问,与国外文艺界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交流,增进了中外文艺界的友谊和合作。
中国文联的经费来自国家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