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
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在试验田里
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1982年,时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也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几十年来,袁隆平以杂交水稻研究的突出成就,为解决中国粮食自给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曾经是谁都不敢碰的世界难题,国际学术界对水稻有没有杂种优势表示怀疑,对制种难度感到畏惧。但当时还只是安江农校一个普通教师的袁隆平敢于去创新,去挑战权威。
1973年,不信邪的袁隆平,坚持扎根田间,另辟新路,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三系配套;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基本成功,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又比三系法增长了5%到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