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言通用联:
鼎铛重望;竹邑名公: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良吏薛大鼎,字重臣,汾阴人。尝为沧州刺史,浚无棣渠通海,商贾流行,民食其利,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迁行荆大都督长史卒谥恭。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吴太子少傅薛综,字敬文,竹邑人。善辞令,擅诗赋杂论,凡数万言。
三凤媲美;五隽齐名: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汾阴人薛无敬,少年时与叔父薛收及族兄薛德音齐名,当时号称“河东三凤”。武德年间官天策府记室参军,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时,任他为舍人。下联典指东晋时期的竹邑人薛兼,字令长,清廉朴素,器宇轩昂,少年时与纪瞻、闵鸿、顾荣、贺循齐名,号称“五隽”。入洛阳,任比阳相,后官太子少傅,明帝时,加散骑常侍。
仲虺世泽;三凤家声:
上联典指仲虺为黄帝时期的奚仲之后,商汤时为左相,奚仲居于薛,子孙以为氏。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并称“河东三凤”。
大义首创;天爵自高:
上联典指后魏时期的薛孝通,平萧宝夤,首创大义,封蓝田县子。下联典指后魏时期的薛聪太,为治书侍御史,后魏文帝欲给其升官晋爵,薛聪太坚决推辞。后魏文帝曰:“卿天爵自高,非人爵所能荣也。”
2.五言通用联:
翔河东之凤;尊关西之师: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天策府记室参军薛收,字伯褒,河东汾阴人。十二岁能写文章,与两个侄子薛德音、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历官秦王府主簿、天策府记室参军,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有功,封汾阳县男。曾上书谏阻秦王攻猎。武德中卒。年三十三岁。王哭之恸。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名官薛道衡,字玄卿,薛收的父亲,河东汾阴人。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入隋,官至司隶大夫,司台湾省。后被炀帝杀害。其诗词不达意藻华艳,少数边塞诗较为雄健。专精好学,素著才名,有诗文集七十卷。
三箭定天下;一笺传古今:
上联典指唐朝名将薛仁贵(公元614~683年),名礼,绛州龙门人。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一从军,屡立战功,升为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劂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下”的赞歌。后参与进攻高丽的战争,留任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长安人(今陕西西安)。父薛郑官蜀早亡,母孀居贫困,遂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名士韦皋、元镇、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与之唱和。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酬献名人,人称薛涛笺。今其地有薛涛井,相传乃薛涛制笺汲水处。所作情调感伤。明人辑有《薛涛诗》。
悬车宗广德;讲学绍文清: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杭州知府薛时雨自题联。薛时雨(公元1818~1885),字慰农,又字澍生,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清咸丰进士,做过嘉兴、嘉善知县和杭州知府。后主讲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和惜阴书院。著有《藤香馆诗删》等,楹联多收于《藤香馆小品》、《扫叶山房丛钞》中。
黑潭千载洁;玉泉一堆香:
此联为云南昆明黑龙潭畔明朝学者薛尔望祠联。薛尔望不愿称臣于清,率妻儿七人,投黑龙潭而死。
(责任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