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霸先创立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将陈姓家族又推向一个黄金时代。
陈霸先于太平二年(557年)禅梁称帝,建立陈朝。按历史记载,陈霸先代梁而立,实际上既是民情所需,也是时局所迫。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历代先贤对陈霸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唐代魏征认为陈霸先效命梁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
继陈霸先而立的是他的兄长陈谈先之子陈?,是为陈文帝,文帝共有11位儿子。文帝传位于其弟陈顼,是为陈宣帝,宣帝有39位儿子。这些陈氏子弟在陈朝时都被授予王位,到了隋朝,大部分仍然得到分封,受任为地方守宰,因而遍布天下。这是陈氏子弟面向全国的又一次大拓展。
江州义门支派皇帝不得不分开的家族
犹如中国的文化,陈氏后裔是一个庞大的姓氏网络,派系众多,其中不乏让历史永远铭记的名字。比较而言,有一个陈姓支脉很有名,但其中的个人却不太突出,这就是陈氏目前最有名的“江州义门陈氏”。据宋代兵部侍郎胡旦考证,“江州义门陈氏”的祖先是陈朝宜都王陈叔明的后裔。
陈朝灭亡后,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宜都王陈叔明一支避居福建泉州仙游(今福建莆田县)。陈叔明五世孙陈兼,在唐玄宗时考中进士,任右补阙。陈兼的儿子陈京,在唐德宗时居官。京无子,以侄陈褒为嗣,陈褒任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盐官镇南)县令。陈褒的孙子陈环任临海(今属浙江)县令。陈环之子陈伯宣居江西庐山,陈姓从此开始了又一轮迁移,并创造了旷世奇迹。
陈伯宣之孙陈旺在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轿乡义门陈村),在那里构建了最具有中国宗法社会特色、类似乌托邦的合族居住大宅第家族大社会。因为江西德安在九江之南,九江古称江州,因此这一支陈姓就以江州为名,陈旺为江州陈氏开山之祖。
从陈旺开始,江州陈氏家族人口猛增,家族极其兴旺。自“义门”陈氏始立,到宋太祖开宝年间,义门陈氏有人口740余人。到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增至1470余人,短短20余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一倍。到了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江州义门”陈氏已延续了230多年,19代同吃同住,全家族人口达3900多人,田庄300多处,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封建家庭,“室无私财,厨无异馔,大小知教,内外如一。403人同期应举,24人同榜进士”,成为人世间的一大奇迹。即使是历代受到统治者褒扬的山东曲阜孔子后裔孔氏家族,也无法达到如此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