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茅】出自周朝周公第三子茅叔,以先祖名字为氏

2009-08-27 14:2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茅姓到2009年1月为止,在中国姓氏排名为119位,人口约四十万多。

茅姓到2009年1月为止,在中国姓氏排名为119位,人口约四十万多。

   一.起源

茅姓源出有四:

第一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公第三子茅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朝时期,周公旦的第三子茅叔被周成王姬诵封于茅邑(中国山东济宁金乡与江苏丰县之间),建立了茅国,是一个古老的姬姓小国家,子爵。周简王姬夷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卫国君主卫殇公姬秋因卫国执政大夫孙林父叛逃至晋国,曾经联合茅国,与晋国之间展开了一场战争。到了春秋末期,邾穆公改邾娄国号为邹,史称邹国。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鲁国攻伐邹国,邾隐公曹益打不过鲁国,被迫进贡赔礼。在恼羞成怒之下,随后即攻灭了紧邻的茅国泄气,以挽回面子。这样一来,有四百六十五年左右历史的茅国消亡了。茅国被邹国吞灭后,茅国公族子孙以及国民就以国名为姓氏,称茅地氏、茅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茅氏、茆氏、菅氏。该族三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传说,茅国被邹国灭亡后,茅国君主却十分潇洒,大笑“脱烦也。”然后带着家人进山学道去了。后来道成,骑龙升天,成为道教中最离奇的先祖之一,被道家典籍称作“茅君”。(春秋战国时期,“茅”、“茆”、“菅”三字义通,都是指茎杆中空的禾本科植物,可互用。另外,在史籍《路史》、《姓氏大观》中记载有:“商后有不茅氏,后有茅姓。”被史学家认为这是错误的,子姓商族后裔有不第氏,或称不荑氏、不夷氏,但没有不茅氏。被史学家认为概因笔误所致。)

第二源于姬姓,但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先茅,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先茅,是先轸的弟弟。而先轸是晋文公姬重耳执政时期的重臣,是晋国的军事统帅,为晋国立下许多功勋,其家族因此飞黄腾达,先茅也被晋文公任为大夫,赐封地在“先茅之县”(中国山西平陆茅津渡)。到了(公元前627年)农历3月,晋国与白翟(白狄)在箕地(中国山西榆社)争战,元帅先轸、先茅及其儿子一同战死。大夫胥臣推荐郤缺为晋军主帅。当年农历8月,郤缺再率晋军攻灭了翟国,并俘虏了白翟的首领。晋襄公任命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为中军主将,以告慰先轸。但因大夫先茅全家战死,没有后裔了,便将先茅原来的封地赏赐给了胥臣,以奖励他举荐郤缺的功劳。胥臣非常敬重先茅及其子,将自己的新封地改称为茅城,建茅亭追念其功,并令先茅的故旧家臣皆改姓为茅氏,世代相传。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