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寓含着抱负和志向 十大元帅的原名(2)

2009-09-09 11:55
来源:中华起名网 作者:佚名
其实,林育蓉刚进入武汉共进中学就已考虑改名,他为自己起的新名是虎虎生威的“彪”字。但其父亲认为“彪”字含有刑戮、凶疾、失败之意,用在名字

其实,林育蓉刚进入武汉共进中学就已考虑改名,他为自己起的新名是虎虎生威的“彪”字。但其父亲认为“彪”字含有刑戮、凶疾、失败之意,用在名字中不好。当林育蓉大步跨进杨家祠堂大门之后,最终,在门房递上的会客单上,还是写下了“林彪”这个名字。“林彪”这个名字的第一次正式出现,就是在这张会客单上。后来,林彪如愿以偿,成功地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中的一员。

刘伯承:昭昭之明

刘伯承诞生这一年的秋末冬初,其祖父刘正富和祖母杨氏在7天内先后离开人世,刘伯承正是在举家服丧的泪水中呱呱坠地的。家里给他取乳名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丧戴孝。

不管刘伯承怎样生不逢时,却是他父亲刘文炳盼望已久的第一个儿子。刘文炳是个受过十年寒窗苦,又弃文务农的失意秀才,满腹学问,但做不了官,成为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脚文人”。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旧习俗中,这终究算是一种安慰。看到儿子着实惹人喜爱,刘文炳不禁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就给刘伯承起名刘明昭。刘氏家族的谱序是“国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辈的起名要求,这是刘伯承最早的名字,父亲后来又为他取字“伯承”,伯,即长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业之意。

贺龙原名“长长”

贺龙,小名叫“长长”。贺龙5岁入学时又取名“平轩”。11岁时,因家境贫穷,父母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兴家业。

18岁时,贺龙参加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后,又取名云卿。这个名字来源于《尚书大传》中的《卿云歌》。相传,上古舜帝传位给治水的禹时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明明天上。烂然星陈……”

按贺氏族谱,贺龙为“文”字辈,本名为“贺文常”。后来,他的父辈们认为“文常”、“云卿”这两个名字,表达不了他们所寄托的期望,议论重新起个响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贺士奎是个教书先生,说:“云卿、文常(长),取其中云长二字演义下去,云中之长者,当然是龙。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者飞跃宇宙之间,降者潜伏波涛之内。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我看就以‘龙’字为主,再加一个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么字呢?他们始终没议出个结果来。在一旁的贺文常说:“我看就用一个‘龙’字吧,又好说,又好记!”从此他就改名为贺龙。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