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朝时,全国长期统一,加上四面关隘相守,很少受战乱影响,商业繁荣发达。同时,外来客商、杂伕,流落的败兵、退役官兵,纷纷在此定居。这里渐渐就成为百家以上姓氏聚居的古镇了。
特色文化传承将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现在廿八都小学已经开学,一声声充满稚气的童音山歌在古镇上空回荡。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学校已开设了山歌课。
开山歌培训课也是杨庆山的主意:“我希望廿八都的儿女不要忘记祖宗留下的文化,政府的想法是好的,但小孩子能否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还是个问号,他们还是喜欢唱流行歌曲。”
廿八都
杨老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全国各地人会聚于此,廿八都文化种类繁多,山歌只是其中之一。木偶、高跷、船灯、剪纸、龙灯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些文化种类渐渐淡出了廿八都居民的视野。
41岁的金宗怀的家里有好几只大木箱子,木箱子上的挂锁已经生锈,箱子里装的是皮影道具。这些曾经吃饭的家什已尘封好几年,如今他开了一家小商品批发部,日子过得还算富裕。
金宗怀17岁就开始玩皮影、吹唢呐,因天资聪颖,很快成为当地演皮影的高手:“那时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会请我去演一晚。”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皮影渐渐地淡出了廿八都,金宗怀也不得不锁上了木偶道具箱。“我心酸酸的,希望能重操旧业,一家老小要吃饭啊”。
让杨庆山和金宗怀有些宽慰的是,廿八都的文化保护已经引起江山市政府的重视,多项有特色的文化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责任编辑:堇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