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中华文化之哀:儒家六艺教育复兴于日本

2009-04-21 15: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日本古代的弓术当中,《礼记·射义》的思想孕育了“文射”的仪礼,现代的弓道也在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名著《射法训》一道儿列为经典。

是的,在日本古代的弓术当中,《礼记·射义》的思想孕育了“文射”的仪礼,现代的弓道也在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名著《射法训》一道儿列为经典。这当然不只是中日体育交流的问题。那么,除了思想的接纳和变异融合之外,这在日本文学史上,留没留下什么痕迹呢?

 强弓精箭,是渔猎为生的古代日本人最具杀伤力的兵器。杀伤的利器遭遇《礼记·射义》之后,绝不仅仅意味着宫廷中增加了一项张弓搭箭、竞射饮酒的游戏,而且标志着日本上层社会接受了这些仪礼后面的君臣之义、长幼之序。日本出现不以杀伐为目的的“文射”,在体育史上固然意义不小,也不妨看作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

日本古代弓术,有所谓文射、武射之分。所谓文射,也叫礼射。《礼记·射义》中对射礼的性质、目的、做法的规定,就是文射的指导思想。其中说:“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又说:“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告诉射手调节好心态,从身心两方面锻炼来提高技艺,而不是怨恨超过自己的强手。这样,对手不再是仇敌,而是推动自己长进的“另一只手”。这样来比箭,谁能说不是对狩猎场上和战场上的弓矢之争的超越呢?

《射义》里面还引用《论语·八佾》的一段话,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一定是比箭吧。当射箭的时候,相互作揖后登高;射击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饮酒。《论语》描述的这种竞争是很有礼貌的。这些话,就像是一个编剧提纲,日本奈良和平安朝宫廷里面年年都要演出由天皇导演的“竞射”活剧,演出内容在变化,而射礼的精神内涵都不离这个提纲。

7世纪后半期的天智朝,朝廷把大射(诗礼)作为每年必定举行的重大活动,进行各种“仪礼之射”。平安中期以来,国家射箭比赛,是所谓“赌赛”,或称“竞射”,往往在正月十八日举行,如果正月这一天是忌日的话,就改在三月十四日,都是相当隆重的赛事。胜者可以获得奖赏,而负者则要罚酒。赛后要演奏雅乐,舞蹈助兴。根据日本史书记载,射手分左右两方,左方胜则演奏“罗陵王”,右方胜则演奏“纳苏利”,不分胜负则两曲皆奏。

《古今著闻集》中的一位神射手的故事,正是“射者,仁之道也”的注脚。说每天都有鱼鹰来宫中的池塘里叼鲤鱼吃。这位射手接到命令,要他射走鱼鹰,救出鲤鱼而又要不伤鱼鹰,不杀鲤鱼。这位射手好生了得,一箭向那正抓起鲤鱼腾空飞起的鱼鹰射去,鱼落鹰飞,转眼间,鲤鱼浮出水面,而鱼鹰已盘旋而去。这位射手,可以说实现了是“射者,仁之道”这一《射礼》的宗旨,所以他的高超射技,就格外受到赞许。鱼鹰不死,鲤鱼不伤的皇命中,当然还体现了佛教不杀生的戒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