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道德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09-05-26 00:4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道德经作为国学的一柄利剑,一直在海外深受推崇,道家思想在海外也颇为流行。老子、庄子为大家的养生之道指了一条明路。《道德经》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在国际道德经论坛期间,与会人士从不同的角度对《道德经》的当代意义进行了阐述。他们普遍认为,《道德经》不仅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道德经》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牟钟鉴:《道德经》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和谐相处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牟钟鉴认为,道文化是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精神纽带。他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儒释道三大文化体系互补合作,共同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国文化的基本情况是既有多样性,也有共性。文化的统一力量不可小视,它是长久的、深层次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分裂过、统一过,但总体上统一多于分裂,这就是文化共性在发生作用。“《道德经》就是其中的共性之一,它超越了民族,甚至在某些地方跨越了宗教。我们现在学习研究《道德经》,就是要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沟通,而不是为了扩大民族文化差异”。

牟钟鉴指出,以《道德经》为圣典的道教先在汉族地区流行,后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流行。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方巫教中就有很多道教成分,他们的师公也称道公;彝族信仰的宗教也吸收了很多道教的成分。道教传到少数民族地区后,与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民族地区更新的文化。

牟钟鉴认为,《道德经》中提出的“有容乃大”,非常有利于多民族多宗教的和谐相处。在我国的历史上,道教与其他宗教有过摩擦,但最终还是和其他宗教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都有《道德经》“有容乃大”思想的功劳。我们学习《道德经》,就是要学习它的包容精神,学会增强自己的承受力,这样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承受和包容,社会就更容易和谐发展。

景秀:规范《道德经》外文译本对外国读者非常重要

在论坛上,一位白皮肤蓝眼睛的法国女道长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法国道教协会会长——景秀。她告诉记者,国外很多人都对中国的道教很感兴趣,但是能出家为道几乎是一个传奇。开始的时候她非常矛盾,因为她的“家人、男朋友都在那边,还在英国有份工资待遇很高、很有前途的工作”,想到这些,“我真的不忍心就这样放手到中国出家”。但是,每每想到中国,想到道教,似乎有一种情节,牵着她根本不能放下。她开始来中国,每年来一个月,然后回英国工作。2003年,“我感觉越来越不幸福,中国和道教越来越多地占据着我的心”。于是,她最终决定到中国出家为道,并表示“绝对不会回头”。

景秀说,她很喜欢《道德经》。她说“《道德经》是道教最根本的经典,有了老子,才有了《道德经》;有了《道德经》,才有了道教;有了道教,才有了我来中国”。这“都是缘分”,她笑着说。

但经过这么久的学习,令景秀越来越苦恼的是,她买了很多版本的《道德经》,本来是为了研究得更详细、更全面,但结果相反,不同版本的《道德经》总是有太多不同的解释,“这对一个外国人学习《道德经》实在是太困难了”。因此她希望能有相对规范的《道德经》外文译本。

景秀说,法国原来没有道士讲道,法国人原来也根本不了解道教。“可是现在我们也有了自己的道教协会,有30多人。”在学道期间,“我还领法国杂志社的记者来中国参观道观和了解道士,他们回国后都发表了很长的介绍中国道教的文章。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回法国讲道,请中国道士到法国讲道,也带法国人来中国学道”。她说,“让法国信仰道教的人和中国道教界人士进行交流一直是我的梦想”。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