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中国茶叶、丝绸瓷器曾风靡十八世纪的古欧洲(2)

2009-07-06 12: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其实,中国和伊朗(古称波斯)早在2000多年前即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自“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东西方的往来更加频繁,由于西方人们对神秘

其实,中国和伊朗(古称波斯)早在2000多年前即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自“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东西方的往来更加频繁,由于西方人们对神秘中国物品的喜爱,中国商品更是源源不断地涌向欧洲。据考古发掘,在伊朗的许多城市,其中包括13世纪毁于战事的繁华城市累伊,都发现了唐代的中国瓷器。转道阿拉伯再到欧洲,稀有的中国瓷器被看作是无价之宝珍藏,有的甚至给它镶金镶银。目前,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这类瓷器是匈牙利路易大王(1343-1382)珍藏、并于 1381 年镶嵌银子的景德镇青白瓷瓶。

明朝郑和7次下西洋,让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各类商品通过水路运往西方,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民的普遍欢迎。跟随郑和同行的费信、马欢、巩珍回京后分别撰写《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书籍,详尽描述所到亚非国家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记载了中国青瓷和青花瓷以及丝绸、茶叶在国外深受欢迎的热烈场面。

中国瓷器直接抵达欧洲是15世纪以后的事,葡萄牙商船成为沟通中国与欧洲的桥梁,瓷器也成为欧洲社会最珍贵的礼物。进入17世纪,西欧皇室和宫廷开始兴起收藏中国瓷器之风。现藏于德国卡赛尔(Keisel)郎德博物馆的一件青瓷碗,上有卡泽伦博格伯爵(1435-1455)的纹章图案,是现存欧洲最早有年代标识的明代瓷器,几百年来一直是黑森家族的传家宝。瓦斯伽•达•伽马、阿尔曼达都曾以瓷器博取葡王曼纽埃尔一世(1469-1521)的欢心,现存于里斯本科特斯陈列馆(Jose Cortes)中印有曼纽埃尔一世纹章的青花执壶,是中国最早为西欧特殊订货制造的外销瓷。1604年荷兰人洗劫了装载瓷器返回欧洲的葡萄牙大帆船圣•卡特林娜号(Santa Caterina),将这批中国瓷器取名Kraaksporeleint,运往阿姆斯特丹拍卖,法王亨利四世、英王詹姆斯一世也参与购买,于是中国陶瓷的影响在欧洲不胫而走。据统计,1602年到1657年间,从中国运往欧洲的瓷器约300万件。

发端于17世纪末,延续至18世纪末叶的欧洲罗科科(Rococo)艺术风格盛行于法国,而法国人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尤为偏爱,因此,注定了其讲求生动、优美、轻倩、自然的艺术特色,与中国艺术风格中的精致、柔和纤巧和幽雅殊途同归。那时法国正是欧洲文艺、美术、戏剧、礼节、服饰、装潢仿效的中心,所以具有“中国风格”的物品流传整个欧洲社会。

欧洲达官贵人对这份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奢华趋之若鹜,因此披着东方丝绸,在浓浓的茶香中鉴赏中国瓷器成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今天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携西尔维娅王后一行随“哥德堡号”到访中国,王后把收到的真丝披肩看作是自己收到的最好礼物之一,国王夫妇及其他王室成员还欣然接受了50套“天意良莨”丝绸服装。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