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现场会上表示,考虑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让中小学生传唱,以深入国学教育。此消息引起广泛舆论关注,网上讨论热度不减。(8月11日《楚天都市报》)
把经典国学诗文谱成孩子们喜欢的流行歌曲,让国学穿上一件流行的外衣,以这种形式让孩子学国学,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热衷于追求时尚、个性和流行。我国的“经典国学”在年轻群体里出现了“冷遇”的境地。在他们看来,经典诗文中的文言文除了生涩难懂外,还有一个难题就是难背。一提到让学生背诵古诗文,个个都避而远之,认为学习古诗文是迫于考试和老师要求的无奈,纯粹就是被逼。不少老师也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文言文。
在国学遭到“冷遇”的今天,给它加点流行因素,让它以一种孩子们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新面孔出现,恐怕就能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吧。
一来孩子们容易接受,让国学配上流行的曲调,又有大家熟悉的明星演唱,古今合璧,改变以往古文那种呆板生涩的形式,让孩子们一边听着喜欢的流行歌曲,一边又能更容易的记忆背诵“头痛”的古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周杰伦《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一句歌词曾出现在北京大学去年自主招生的考题中,不少同学做到这题时“眼前一亮”“很亲切”,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也曾在年轻群体中风靡一时。看来把国学加上流行音乐的这种形式也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再者,在流行音乐中唱响的“中国风”,让流行音乐中多一些“国学”内容,也能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情爱歌曲充斥校园,让孩子少接触一些情感歌曲,口中多哼些“国学风”的调子,现在不少家长和老师都在担心孩子“早熟”,这也是防护措施之一吧!
当然,国学精粹加上流行乐曲,也需要我们多花心思,谨慎处理,有人指出有的儿童音像资料里,《春晓》全篇配合着欢快的音乐,全然失去了伤春、惜春的意境。这种谱曲不当的行为,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会破坏古风,误导了孩子们对诗文的理解。
加强对孩子们的国学、国粹教育,不妨试着给国学穿上一件“流行衣”,让孩子们“开心学国学”!
(责任编辑:堇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