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中式(做了举人)”,可以发给竖旗、悬匾费壹百千文;会试北上,给公车费大钱肆拾千文……具体条文很多,卷费、册费、舆费、考费等等,不胜枚举。从匾中计算,一个学生从通过乡试到会试,可以从祠堂里至少领到卷费、考费、竖旗、悬匾费、公车费等148千文。
匾额最后写道:“以上所给各费等项均在宗祠公款内支销,永远为例,以昭祖宗培植子孙、体恤读书之至意云尔。”
令人遗憾的是,这块百年前的无题匾虽有题名却无姓,单从字面上难以确定它属于哪个姓氏。据收藏家说,该匾与另一块匾是同时被人送来,估计也是同一个祠堂里的东西,而另一块匾来自陆氏祠堂,地址大约是在现在的老年宫一带。所以这块《无题匾》很可能是陆家的古代助学匾。
陆家,在过去的一个时期有被称为“陆半城”,就是说萧山城有一半属于陆氏。名气很大的有陆以庄等人。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