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程派京剧“穆桂英”昨挂帅出征

2009-10-08 11:54
来源:文汇报 作者:张裕
李佩红扮演的穆桂英在“释怀捧印”一场中。 戴焱淼摄 本报讯 (记者张裕)坐在天蟾逸夫舞台的后台,看李佩红从一个都市女性变成古时的巾帼英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李佩红对

李佩红扮演的穆桂英在“释怀捧印”一场中。  戴焱淼摄

本报讯  (记者张裕)坐在天蟾逸夫舞台的后台,看李佩红从一个都市女性变成古时的巾帼英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李佩红对自己的妆容很讲究,头上的簪花稍有歪斜,便叫化妆师摘下重来,口里还不停地说着:“我们要讲究一点,戏比天大,可不能马虎。”3个小时后,李佩红终于化了妆,穿上了戏服,在锣鼓声中,在戏迷们的一声“碰头好”中,昨天下午,李佩红扮演的穆桂英登场了。

对于看过无数遍京剧《穆桂英挂帅》的戏迷而言,这次的“挂帅”是新鲜的,因为他们几十年的观剧经验中,穆桂英都是由梅派演员扮演的,这次是头一回由程派名家来重新演绎。相比梅兰芳先生原版总共8场的《穆桂英挂帅》,昨天的演出调整为“报警议帅”、“教子惊变”、“释怀捧印”、“誓师出征”4场,2个小时的戏,全部围绕“穆桂英挂帅”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初习刀马旦、后立雪程门的李佩红,一登场,便是一副大青衣风范。上得场来,先唱一大段的二黄慢板“叹杨家辞朝堂时光飞逝”。梅先生当年“挂帅”,全剧西皮唱腔大度,这段新设计的二黄唱腔可谓程派“穆桂英”的一大亮点。几年前,上海创作京剧《大唐贵妃》时,留下一段主题曲《梨花颂》,被梅葆玖、史依弘等名家视为保留曲目,在各种重要场合献唱;这次,翁思再和杨乃林再度合作,创作了颇具程派风格的主题曲《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在全剧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呈现。

对于用程派演绎梅派经典名剧,梨园行里有争议。看完演出,著名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先向剧组说了几个小掌故——当年,梅兰芳先生对李世济说:“程砚秋的腔好,你要学他的唱腔;我身上有可取之处,你也可以用上,你要突破流派局限,追求完整的旦角艺术。”后来,程砚秋也对李世济说起:“都说我《春闺梦》里的南梆子‘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好听,你听,这个‘缠”字的拖腔,是不是有像荀慧生的唱腔?我就是从他那里借鉴过来的。”说完这两个梨园小掌故,李世济说:“梅先生让我学他的身段时,我还怕自己变成‘陈皮梅’,既不像程又不像梅。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流派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雷池,应该互相借鉴,艺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