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学习“子曰、诗云”的古代文章,今年成为某地每个干部的一项特别的政治任务。
且看,什么“国学诵读领导小组”、“国学办”,本来,宣传部、机关工委就是干这些事的,现在又新设这些“临时机构”,“动员大会”之后,还有这样那样的“讲座”,还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联席会议”之类的“今天开会,明天开会”,且年底将有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居民国学才艺大舞台还将在该地的一些镇陆续举行,这是说“入会海”。再说“爬文山”,除了那个“红头文件”——《关于实施国学经典诵读工程的意见》之外,还有封面印有孔夫子画像的《百篇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干部读国学》,甚而至于,所在地的小学东二外国语实验学校也编印了《国学启蒙》一二三册,将《弟子规》分成三部分学,就连有的中学也编印了289页厚的《一咏三叹》国学文集。可以想见,当地印刷企业也该发一笔“国学财”了。
该地号召干部读一些名之曰“国学”的古文经典,以“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文精神和优化工作作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如果仅仅将此学国学作为一项“特别的政治任务”布置下去而要求大家诵读,那就有失偏颇了。
“学而时习之”。机关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理所当然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但这里的“学习”,既要学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还要学历史,学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等,这种学习应该是“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侧重”而非“整齐划一”的。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国学,且这种“爬文山入会海”,并非“可爬可不爬,可入可不入”,今年年底该地将学国学首次纳入所有干部的年终考评,与大家的政治前途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很有可能将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
如果笔者没有猜错的话,该地这种“国学热”,很有可能只是某些领导个人的“心血来潮”,并非上级统一布置下来的“特别任务”。如果这种学国学,要是征求当地广大机关干部的意见,让大家无记名投票表态的话,我敢肯定该地的多数干部是不赞成这种劳民伤财的“爬文山入会海”式的学国学。不信,让大家投投票看看。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