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藏身海口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2009-10-29 16:04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佚名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有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家老宅”,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专家认为,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有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家老宅”,藏身于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之间。专家认为,骑楼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可成为老街景观的特中之“特”。

海南日报记者日前接到读者报料,称海口市中山路63号有一处传统民居院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7日上午,记者邀请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古建筑研究专家阎根齐,一起前去采访。

记者在现场看到,读者报料的邱家老宅坐南朝北,大门朝向中山路,后方通向义兴西路,南北将近100米,前后共有四进高大的正屋,其中第三进已经倒塌,第四进也已成为危房;老宅的宅基地东西宽度有10余米,两侧是廊庑,可住人,可读书,也可品茗。可以看出,正屋和廊庑共同组成了3个四合院。

据屋主邱庆洋介绍,他本人见过上个世纪50年代中南局发的地契,他们邱家的房子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而原先的正屋共有5进,民国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进,否则现存面积更大。

阎根齐研究员看遍邱家老宅后,告诉记者,这是一处典型的清代琼北民居群,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印记,特别是房屋内的木雕工艺,技艺十分精湛,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木雕的纹饰图案多样,花鸟虫鱼,一应俱全,反映了屋主祈求福寿、喜庆、吉祥、如意、富贵和平安的美好心愿。

阎根齐认为,从邱家老宅的规模之大,及至严谨的布局,甚至是用材的讲究,如最差的是石盐木,最好的是铁棱木(学名“无翼坡垒”,现为我国濒危物种),可以看出老宅的建造者是有文化、有地位和有财富的人。

邱氏后人告诉记者,房屋由邱家第一代祖先邱成顺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听老人说他曾经是琼州府的一名官员,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富有的商人。

邱成顺是否真是琼州府的官员呢?记者成稿时,查找了清末海南相关府志和县志,发现“职官志”中并无此人的记载,估计邱成顺是商人的可能性极大。而如果说邱家老宅建成的时间属实的话,那么老宅已有152年历史了。

阎根齐说,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南洋风格的老街骑楼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而邱家老宅作为我国传统民居,加以修复之后,可成为一道独特景观,为海口旅游增色。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