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点30分许,身穿红色长衫,精神矍铄的“国学泰斗”杜道生率弟子齐聚崇州文庙祭拜孔子。奏乐、献“三牲”祭品、诵读祭文……祭孔的共百余人,其中30多名国学“粉丝”是孩子,年龄最小的才2岁多。
昨日也恰逢杜道生老人99岁寿辰。随即举行的祝寿会简单而特别:没有九大碗,两盘水果和几杯盖碗茶,杜老现场向弟子和国学“粉丝”传经。
列队诵读:7岁孩子《论语》背得顺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昨日上午9点45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拉开了成都国学界“五世同堂”拜祭孔子的序幕。崇州文庙的大成殿前,提早赶来的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成都的国学爱好者以及诸多国学“粉丝”共百余人,整齐列队,一起朗诵《论语》。
昨日的祭孔仪式迎来了多位重量级的人物,99岁的“国学泰斗”杜道生,88岁的成都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张粹然,成都党校教授谢祥荣、四川大学教授王炎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恕豪以及有“长衫先生”之称的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李里。李里说,参加祭孔的最小2岁多,最年长的是杜道生老人,可以说是成都国学界“五世同堂”拜祭孔圣人。
队列中,7岁的小男孩邱唯桐没拿书本,诵读得却很顺溜。他的爸爸说,现在孩子暂是还没上小学,天天在背诵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需要知道什么意思,孩子能全部把《论语》背下来。”
看哥哥姐姐们念得起劲儿,一名小朋友觉得有意思,来到队前也想跟着念,不料被家长赶紧拽到了后面。只听家长说,“排队要讲礼貌,男左女右,长者在前,要尊重长辈。”
前来祭孔的孩子有30多个。“孩子不太懂,主要是感受一下氛围。”2岁多的孩子的妈妈邓女士说,去年看到新闻说,一家企业招聘时考试《弟子规》,应试的人会背的寥寥无几,自己深有感触,决定从小让儿子学国学,启蒙他的行为修养。一年下来,儿子有时摇着脑袋就冒出一句“出必告,反必面”,还问什么意思。有客人来,儿子都主动打招呼。说到这里,邓女士很有成就感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