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用国学营造一个改造心灵的平台

2009-12-05 14:45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佚名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做人之道的规范,这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的国学正在上海的一些监狱中盛行起来,从今年年初开始,青浦监狱组成了一支十余人的“讲师团”,为服刑人员讲授国学。授课的讲师团由高学历的监狱干警组成,教材采用通用教材,监区准备了《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教材作为辅助课程,配合行为规范进行教学。(12月1日《东方早报》)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做人之道的规范,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很多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一些家长也极力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国学,虽然其中有跟风的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国学的精髓能够深入人心,由此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处事。

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国家的刑法执行机关,我国监狱的两项基本任务是惩罚和改造罪犯,在如何改造罪犯上,过去沿用的是说教式的教育,管教民警像服刑人员灌输大道理,服刑人员被动地接受,因为管教水平的不同,有的道理服刑人员能够理解,有的却不能,或者对这种说教方式产生抵触。

同样是做人的道理,如果用古人的教育形式来进行,或许效果会更好,因此,国学用于监狱改造是可行的,原因有三,一是国学精髓便于记忆和理解,很多都是我们常用的俗语,大多数的服刑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大道理他们可能听不懂,但是"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等话语他们还是能够明白的。二是国学的文化内涵很凝重,对孩子来说,国学可能只是一篇篇古文,但是对服刑人员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成人,都有社会阅历,对做人的感受会更深,对照几千年的教诲,想想自己的过错,这对思想转化是有帮助的。三是有利于亲情辅助改造,监狱改造也需要人性化,这是对服刑人员权力的尊重,人性化的改造具体体现就在亲人的关心和爱护中,国学中这个思想被推举到很高的地位,孝敬父母,爱护家人,这是很多服刑人员所缺少的,补上这一课显得非常重要。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无所不能的,国学教育也是一样,它只能提供精神土壤,但是种下什么,开出什么样子的花,这都要看个人的理解和领会,监狱改造不会依赖国学,只是借助国学教育的理念给服刑人员营造一个心灵的平台,所以说,这种尝试是可行的。

(责任编辑:阳光无痕)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