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时的中国形象

2009-12-22 15:45
来源:明宗网 作者:一元一
或许,这就是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真实地位,这个老大“中央帝国”实际早被放到世界边缘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在变化之中。

一百年前,被西方列强打得一败涂地的中国,就曾以一个“小学生”的形象站在世界列强面前。这就是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之事。

1905年12月19日,清朝钦差大臣戴鸿慈和端方率领的出洋考察团,乘坐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的巨型邮轮“西伯利亚”号驶向日本。约一个月后,1906年1月14日,由载泽、尚其亨、李盛铎率领的另一路出洋考察团登上法国轮船公司的“克利刀连”号,也驶往了日本。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出洋团,规格空前,并且受到西方各国的高规格接待。这在晚清中国国际形象普遍不好的情况下,可谓为数不多的亮点。

五大臣中的头一名,是载泽,康熙的第六代重孙;端方,时任湖南巡抚;李盛铎时任驻比利时大使;尚其亨时任山东布政使;戴鸿慈时任户部右侍郎。

此前,在中国土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中,立宪的日本胜出,专制的俄国落败,这给中国朝野上下带来一种立宪改革的刺激。社会上的报章杂志吵得热火朝天,连袁世凯、张之洞等国内重臣也加入进来,联名电奏要求立宪。

所以,清廷最终下决心派要员“考求一切政治”。对此,光绪帝就认为: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为什么变法总是没什么实效?恐怕是承办人员“未能洞悉原委”。故而要派人分赴东西洋各国,“悉心体察”,诚心取经。

根据载泽的《考察政治日记》和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我们可以绘制一幅五大臣出洋的路线图。

载泽团的路线是:中国上海—日本—美国(旧金山)—美国(纽约)—英国—法国—回英国—比利时—回法国—经苏伊士运河、吉布提、科伦坡、新加坡、西贡、中国香港—中国上海。

戴鸿慈、端方团的路线是:中国上海—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回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俄国—荷兰—瑞士—意大利—经埃及赛得港、亚丁、锡兰(斯里兰卡)、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上海。

这15个国家中,丹麦、挪威、瑞典、荷兰、瑞士五国都是在中国考察团出发后,听说了此事,临时邀请。中国考察团所到国家,一律都是最高规格接待。在日本,天皇接见;在美国,见到了总统罗斯福;在英国,去白金汉宫见英国国王;在法国,总统设宴招待……所到15国,全部是国家元首接见。

对于各国的接待,载泽有一个总结:“日廷款接尚殷,法商欢迎殊盛,英为少简,比(利时)为最优。”

接待规范很高,但此时的中国在列强面前只是一个“乖孩子”形象。

日本人接待中国考察团颇为认真,除了天皇接见,日本的前首相、明治维新的元老伊藤博文还前来拜会,并且有过一场长谈。在载泽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这场谈话,在这里,中国人像是小学生,伊藤博文则如同诲人不倦的老师。

载泽问:我国考察各国政治,锐意图强,应该以什么为纲领呢?

伊藤博文答:贵国欲变法自强,必以立宪为先务。

载泽问:我国立宪,应该师法哪一国家为最好?

伊藤博文答:各国宪政有两种,有君主立宪国,有民主立宪国。贵国数千年来为君主之国,主权在君而不在民,实与日本相同,似宜参用日本政体。

载泽还问:君主立宪与专制有何区别?

伊藤博文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立宪国的法律必须经过议会议决,呈君主裁定,然后公布。不像专制国的法律,君主一个人说了算。法律公布之后,全国人民都得遵行,没有一个人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