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二零零九文化档案:拍案惊奇·是非成败转头空(2)

2009-12-28 09:5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贺 陈美华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辉那篇措辞严谨的原始报道初衷是为了查明真相,但一旦蝴蝶扇动了翅膀,事情的发展就不是他本人所能控制的了,在不断地放大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辉那篇措辞严谨的原始报道初衷是为了查明真相,但一旦蝴蝶扇动了翅膀,事情的发展就不是他本人所能控制的了,在不断地放大中,“文怀沙事件”变得越来越像一场闹剧。在网络转载中,“文怀沙曾因奸污妇女入狱”被格外突出。为证实文怀沙的年龄和人品,章太炎、钱钟书、柳亚子、茅盾、卞之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被双方抬出来。如果有人拿出文怀沙与毛泽东合影证明其年龄,就有人怀疑照片中人其实是茅盾而非文怀沙;有人说文怀沙与钱钟书生于同年且为莫逆之交,就有人披露钱钟书说文怀沙与毛泽东的合影是“有备而来”。文怀沙犹如风暴眼,缄默的周围早已聚集了各种声音。时评作者开始出手,国家话剧院、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与文怀沙有关系的地方也都接到了采访电话。群众演员也没闲着,有人回忆起在杂志上看见文怀沙为“太岁”产品、某民办学院做广告。还有人披露文怀沙的多场讲座内容基本雷同、在接受女记者采访时“言语出位”。

2月20日晚,文怀沙终于通过凤凰网做出回应。他发表一份约200字的启事,自称“问心无愧”,在文中,文怀沙表示自己生于1910年,已公开出版的著作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和《四部文明》200卷,但他并未就入狱原因作出回答。

之后事情的进展未免俗套而无聊,照例是双方笔仗,各证清白,但对于公众来说,它已经结束了,从我们对“大师”这一头衔产生怀疑的那一刻开始。这是一个草根的时代,一个权威消解的时代,一个人人可以质疑的时代。莫言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只要写过信就算是创作过文学。”既然人人都有这个权利,我们又凭何相信,这些所谓的大师有什么过人之处,特别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在电视上的几次讲演和空洞的“大师”称号。

文怀沙是大师也好,是无知也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师”们需要小心了,高处不胜寒。假如鲁迅先生在世,怕是又可写一篇杂文:论大师的倒掉。

“假最牛”

最牛老师袁腾飞 搬弄小说当讲稿

在易中天、于丹以及马瑞芳、纪连海都被热炒了一轮两轮甚至N轮过后,我们从心底相信,《百家讲坛》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今年,《百家讲坛》又捧红了一人,那就是被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正如他的前辈一样,袁腾飞也实践了《百家讲坛》的“潜规则”:争议才能红,红了有争议。

直到去年,袁腾飞还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老师,按部就班地每天上课,如果说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听他的课睡着的人少一些。但自从他的第一段讲课视频被传上优酷网,袁腾飞便开始了一段连他自己也无法控制的“腾飞”之路。几个月内,他的讲课视频点击量突破千万,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秦始皇一开始还是很勤政的,他每天早起洗脸刷牙之后看600斤奏章。别怕,当时奏章是写在竹简上,要是看纸的,600斤能看死他。他让人在寝宫里搁一个秤,每天称约600斤,不看完不休息,累得手都翻不动竹简了,拿绸布条挂到脖子上吊着翻,太累了!”《袁腾飞语录》每天更新,网友看历史看累了当笑话看,当笑话看累了当历史瞧。就这样,袁腾飞从“地下”讲到了“地上”,今年7月,他被《百家讲坛》相中,开讲“两宋风云”,成为《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收视率超越易中天。由于他风趣、插科打诨式的叙史口吻,被观众称为“易中天+郭德纲”的新式学术超男。随后,根据其讲座视频整理的新书《两宋风云》,更是让他登上了畅销书作家的宝座。

所有人把袁腾飞当成个幸运的有点名气的教书匠,一个畅销书作家。大概没有人会想到,袁腾飞这个名字会几度登上各大报纸的文化版头条。9月9日,宋代宫闱小说《柔福帝姬》作者米兰Lady公开对媒体表示,袁腾飞主讲并创作的《两宋风云》中不少片段有抄袭《柔福帝姬》的嫌疑。她表示,自己并没有看《两宋风云》全文,但发现的几处雷同均为她虚构的场景和对话,不可能在任何史料中找到。此外,在袁腾飞帖吧中,也有一位名为“bnulj”的网友指出,袁书中很多细节与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极为相似。袁腾飞否认他看过《柔福帝姬》,但承认他借鉴了《帝国政界往事》。“《帝国政界往事》是我的参考书目,我列在后面了,参考书目上没有的我都没有看过。”

袁腾飞到底抄了没?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参考与抄袭之间的界限本来就很模糊,再加上自从人们发明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一说法之后,“巧合”抑或是“故意”就越发成了葫芦案。相比较学者的字字较真,精确到“13个字相同就算抄袭”,网友们倒是对袁腾飞表示了极大的宽容,有44.01%的读者表示“只要好看无所谓”,28.04%的读者选择“可以理解,无条件支持”。由此看来,是否抄袭,对读者来说,并无分别。换个角度看,既然读者都能接受,那些抄袭的作者何不干脆丢掉“参考”之类的幌子,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引用”了别人的观点?

2009文化事件簿

3月,张爱玲遗作引发大争议

黑道小说、盗墓小说和打着情色旗号的小说,成为今年书市惹人注目的“非主流”,然而这些都抵不过一部《小团圆》吸引的眼球。

今年3月,张爱玲这部遗作尚未出版就炒得沸沸扬扬——其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将其公布于众,惹来“背叛遗嘱”的骂名;书中对张胡恋的影射,让好事者窥见当年那段文坛轶事的另一些侧面;最大的争议还是落在小说本身,有评论家说它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也有人说它不忍卒读。这个张氏随意书写,甚至很多地方语法不通的未完成稿,究竟是经典还是糟粕,在岁末已无人追究。

7月,梁思成故居遭遇生死劫

在巴黎,画家、哲学家经常去的咖啡馆都会被专门标注出来,但今年7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曾经的居住地——北总布胡同24号院,差点被拆除。7月13日,终于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传来: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北京东城区房屋管理局表示,该院的拆除工作已停止,待北京市文委与规划部门确定其保护价值后再作决定,但24号院内居民的腾退将继续进行。

当中国“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时,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建仿古建筑,而对梁氏夫妇居住地这样有点文化的地方,则以新城市建设的名义大肆拆除;莫非中国的名人故居实在太多了?

8月,安陆江油争揽诗仙故里

8月中旬,一则在央视播放的安陆城市宣传片惹来四川江油市的抗议。宣传片中使用“李白故里”字样,而江油在2003年已将其注册商标。

从两市争论此举是否侵权,到国家工商总局批复安陆不侵权,再到全国媒体对文化名人故里之争的报道议论,默默无闻的安陆和江油双城,频繁亮相各大媒体、网站,以致有评论认为,两地应该为自身知名度的猛涨偷着乐。

11月,老作家张扬拳打女干部

11月23日上午,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张扬走进湖南省作协的办公室,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当着其他作协人员的面挥拳痛打办公室主任、51岁的彭克炯。在打人之后,张扬还拍了拍办公室其他作协人员的肩膀,之后“从容离开”,并“在过道中与闻讯赶来的人们微笑点头”,并说“因为位置不好,打轻了。”

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作家,为什么对一个女人下手?张扬表示,只有通过制造这种“市井新闻”,才能让大家关注湖南作协里的腐败问题,而彭克炯是坏人,“这不是男人打女人,是老人打坏人”!

作协遭遇的非议已经很多,其中有不明就里的宣泄,也有捡软柿子捏的故意。张扬冲冠一怒打“红颜”,却不知还有多少人无处出气思“绿林”?

(责任编辑:兴晴)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