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安阳“曹操墓” 会是考古界的“周老虎”吗?

2009-12-30 09:00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一元一
12月27日,河南方面在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提供的关键证据,是墓中的六块刻有曹操封号“魏武王”字样的

    时近年尾,最吸引人眼球的新闻莫过于千古枭雄曹操墓被找到了。传说曹操担心死后的墓葬被人偷盗,因而修了七十二座疑冢。此事历代诗人皆有题咏,蒲松龄还写过小说,找到曹操墓实在可谓是奇迹。

  12月27日,河南方面在京宣布,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帝曹操的陵墓。提供的关键证据,是墓中的六块刻有曹操封号“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和石枕,墓中一具被鉴定为年龄在60岁左右男性骨骼,被认为是曹操的遗骸。

  发现一经宣布即遭到质疑声,“现在匆忙定论,还为时尚早。”河北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刘心长表示。“还有很多疑点回答不了,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寻找更有力的证据”。网友更是普遍在戏谑中怀疑曹操墓的真实性。一位网友在博文中分析:“不愿意看到遍及全国各行业的造假风,刮到考古领域和古人头上去了……”

  戏谑

  曹操穿越大小乔貂蝉陪葬

  曹操墓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轰动。有网友兴奋,也有网友震惊,对这一“保护性挖掘”也提出了质疑,认为有亵渎古人之嫌。还有网友直接质疑曹操墓的真实性。

  首先是七十二疑冢之说,“考古队怎么能确认这个墓不是一个故意留些器物的假墓?怎么就能如此肯定头骨是曹操的?上面签名了?”

  最能说明曹操身份的两件文物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有网友表示:“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网友们用玩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信任:“曹操墓里惊现两个头盖骨,经考古学家鉴定,其中一个是曹操的,另一个是曹操小时候的。”

  墓中两名女性尸骸,一个是20多岁,一个是40多岁。这2名女性的身份,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兴趣,并在网上掀起了“猜测”浪潮。

  有人分析称,如果是曹操妻子的话不太合适,因为曹操跟他的原配早就“离婚”了,后来娶的卞夫人死的时候岁数已经很大,此外曹操也有不让妃子或老婆陪葬的遗嘱,这2人又是从何而来?有网友说,“墓葬中的女子是大乔或者小乔不是没有可能”,还有网友认为,墓葬中的女性有可能是貂蝉。

  幕后

  6年前民间算出曹操墓?

  昨日,安阳市土博士——今年64岁的龙振山反驳专家质疑,称曹操墓和其十年前预测的地方近相差500米的距离。“从十年前出土的鲁潜墓志铭上推断,曹操墓就在我们村北,也就在西高穴村南,和我推断地方距离有五六百米。”

  1998年4月,龙振山找到一幅鲁潜墓志的拓本,清楚地记载了曹操墓所在的方位。龙振山的这一论断,发表在2003年《华夏考古》杂志第2期上。对此,龙振山称一些专家并没有亲临安阳县实地调查,只是推断,所以说专家的推断没有说服力。

  打开墓穴,先看到香烟盒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古队员介绍,通过事先钻探,考古人员确定了墓道的方位,成功找到墓门。考古队员爬进墓室,映入眼帘的并非文物而是刺眼的矿泉水瓶和方便面盒,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还有一个香烟盒子。

  假碑?

  质疑:曹操死在洛阳,为何选在古邺城建墓穴?

  回应:“我觉得这样做非常正常。”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汉魏室主任、著名汉魏史学家梁满仓告诉本报记者,曹操的一生,与洛阳、许昌、邺城三个地方有着紧密的联系,许昌作为一座帝都,曹操在这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另外曹操也经常在洛阳活动。但曹操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主要集中在邺城这个地方。另外,据考证,曹操家族的宗庙,就修建在邺城附近。古代的宗庙,用于祭祀,就是所谓家族灵魂安息的地方,曹操墓选择建在这里,也是顺理成章的。

  质疑:为什么墓内没有一个墓志铭或者哀册?

  回应:“据我所知,在东汉同时期出土的墓穴当中,尚未出土墓志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表示,墓志铭较多的出现在东汉以后的朝代,因此,曹操墓中没有发现墓志铭也并不意外。不能单纯以有没有墓志铭和哀册这一标准,来断定曹操墓的真假。

  另外刘庆柱表示,哀册是古代颂扬帝王的生前事迹,一般书写在玉石木竹之上,随后埋在帝王陵墓当中。考古人员曾发掘过数座汉代诸侯王的墓穴,当中也没有发现哀册的存在。

  质疑:曹操是盗墓行家,为什么墓地没有重重机关?

  回应:刘玉柱说,虽然曹操曾经做过盗墓的勾当,但称为盗墓行家,此说并不严谨。据他所知,大多数古墓中,也是没有所谓的机关的,曹操在墓中安装机关的可能性也相当的小。

  质疑:“魏武王”石牌与石枕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可信度有多少?

  回应:安阳县公安局安丰乡派出所一名办案民警表示,据盗窃这两件文物的盗墓贼交代,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的石牌,以及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枕,的确是从西高穴村,也就是省文物部门宣布为曹操墓的地方偷出来的。另外,与考古人员在墓穴内发现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相比,两个石牌的字体、外形,以及金属腐蚀程度,都是相当吻合的,应为一个墓内的陪葬物。

  质疑:如果头盖骨真是曹操的,能否找到曹操的后人做DNA鉴定,确认一下?

  回应:“谁能找到曹操的后代?即使找到了,谁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就是曹操的后人?”对此,刘玉柱表示,寻找曹操后人难度大,不太现实。但有网友提出,可以找到当时曹氏家族的墓地,进而提取其家族成员的DNA,与曹操的头盖骨相比较,该做法还是比较有可行性的。但从生物遗传学角度来看,曹操的头盖骨中能否提取到有效的DNA,这个很难说,仍需相关专业人士确认。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