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宝岛一村》深藏文化眷恋 获称台湾版《茶馆》(2)

2010-01-06 10:13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一元一
尽管台湾眷村的文学色彩比较悲苦,但眷村的戏剧故事似乎并不悲苦。赖声川说:“比如朱天文等作家的创作,他们偏重眷村悲苦的经验。但可能王伟忠讲

尽管台湾眷村的文学色彩比较悲苦,但眷村的戏剧故事似乎并不悲苦。赖声川说:“比如朱天文等作家的创作,他们偏重眷村悲苦的经验。但可能王伟忠讲述的故事感染了我,让我感觉眷村充满了苦中作乐的欢乐,所以我很偏重这种描述。”

剧中最感人的一段台词就借用了赖声川写给女儿的信。“人的一生哪是人能估算的,像我跟你妈妈一样,我们漂洋过海,共同组织家庭,像一场梦一样。我只能说,人生就像个奇迹一样,能够跟你们走这一趟觉得很幸福。祝福你,希望你这辈子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战争,这里就是你们的家。”赖声川说:“我觉得这是我心中对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一代人最深的想法吧。”

【故事之脑】王伟忠

首演那天两个大男人哭了

王伟忠,内地观众也许并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一说到他的“孩子”,就一定恍然大悟——《康熙来了》、《全民大闷锅》、《国光帮帮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这些中国台湾地区最热门的综艺节目,就出自他手。在台湾,他是公认的“电视综艺教父”,而《宝岛一村》最初就源于他这个“眷村小孩”的想法。

王伟忠祖籍北京、出生和成长于台湾嘉义眷村,在他印象中,眷村里居住了来自南北各省的军眷,空气中飘扬着各种腔调的方言,村里大榕树下述说着爸爸们口中的家国大事和妈妈们口中的鸡毛蒜皮生活小事,这一长串悲欢交集的故事,日后都成了王伟忠创作的“子弹”。

因此,《宝岛一村》中很多故事其实都来源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当初他就是靠着“讲故事”打动了赖声川的,戏中其实就有王伟忠母亲的影子。“我妈妈家住在豆芽菜胡同,我爸爸当时是小兵。1949年的时候,我爸爸20岁,妈妈16岁,他们从北京转机到了青岛,然后由青岛转机到了台湾,住在了台湾南部的眷村。去台湾的时候,我妈妈对我外婆说,我去玩一圈就回来。1989年,我妈妈回北京探亲,我外婆搂着我妈妈说,你玩得真久啊,40年。”

“《宝岛一村》在内地能够上演,完全符合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融合氛围。”王伟忠说,《宝岛一村》在台湾首演那天,他和赖声川这两个天蝎座的大男人坐在剧场里,不约而同地哭了。

(责任编辑:蝶澈)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