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
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不听皮影戏,枉来人世间。”这是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给皮影戏剧团的留言。孙振华说,皮影戏是文化的活化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文化很多不是表现在文献典籍中,而是保存在戏曲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中。审美趣味通过剧本凝结下来,在历史传承中戏剧与老百姓的生活是互动的。
孙振华认为,皮影同老百姓的关系也非常有意思,演员们上台是乐师、演员,下台就是普通老百姓,改变了过去戏剧专业化的倾向,普通人的情感在戏剧中得到最大限度反映。老百姓在文化生活中为什么经常引用戏文?因为戏文传承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戏剧寄托了人们理想化的东西,想想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不是很微妙的关系吗?”
4
陈湘波(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皮影制作是美术的一个类型
“我最感兴趣的是皮影的制作工艺,它应该是美术的一个类型。”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说,“我们不能用传统标准看现代文化,也不能用现代标准看传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深圳文化本身具有先锋性和包容性,纯粹的传统文化应该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或补充。”
陈湘波早在六七年前就收集过一些皮影艺术品。他说,有时与外国同行交流,会赠送他们一些皮影艺术品做纪念,他们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兴趣。他由此考虑到,收藏一批包括皮影在内的民间工艺品,还打算把皮影的制作工艺、制作故事编写成一本书,以后有机会把皮影剧团带出去时,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皮影戏,一边欣赏皮影艺术品,“我更多倾向于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探讨皮影艺术的价值,它包含丰富的社会学、历史学等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