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老城津韵”文化旅游助推南开打造天津“硅谷”

2010-01-13 09: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2010年是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之年,加快‘老城津韵’文化旅游板块建设,举办第五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整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2010年是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之年,是‘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规划建设收尾之年。今年,南开区将紧紧围绕‘科技南开’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南开科技园建设,提升天津科贸街服务功能,打造‘一街多园(区)’的科技产业基地,抓好天津科技城、天津科技广场等项目建设,以‘五大平台’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企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同时,加快‘老城津韵’文化旅游板块建设,举办第五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整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巩固特色商业街提升改造成果,实现文化旅游与商贸发展的高度融合。‘五一’前,河床酒吧街建成开业,文化宫古建筑群和文庙修缮提升改造完工并对外开放。而且,加快水上——奥城休闲商务区建设,重点抓好奥体中心体育之窗和体育大馆B馆改造项目,打造天津体育产业聚集区。”从南开区区长韩宏范的报告中,一个个特色项目逐渐浮现,一幅2010年的南开美景也被勾勒出来。

大悦城项目效果图

整修一新的文庙 “五一”开放

文化

“非遗”博物馆落户“庄王府”

修旧如旧展现津城独特文化气质

花园、小路、石雕、朱红大门……曾伴随无数天津人成长的南开人民文化宫(三宫),素有“天津小故宫”“津门庄王府”美誉。位于白堤路82号的“庄王府”,是中心城区现存规模最大、建制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影壁、华表、御河、拱桥、戏楼、石狮等都颇具典型的中国传统宫廷建筑风格。

深厚的文化,一直是老天津卫不可或缺的。在对三宫实施有效保护、不改变其原貌和原结构的前提下,今年“五一”,这座修旧如旧的建筑群将“芳容初露”,与其同时开放的还有在“庄王府”内建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届时,修复后的古建筑群将保持清代宫廷“青砖、绿瓦、红门”的建筑风貌,成为本市又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区,为市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

据介绍,筹建中的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计划设在“庄王府”第二道院。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集中展示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表演等多种形式,介绍本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和综合价值,扩大社会影响,而天津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质也将通过这个博物馆得以充分展现。

旅游

文庙修缮完毕“五一”展新貌

建“国学馆”请名师讲授国学经典

文庙古建筑历史上政府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项维修工程,历经两年的紧张施工,目前已经告竣,进入全面陈列布展阶段。

大修后的文庙将集中展现孔子文化,其中位于中线上的府庙,将进行原始祭祀场景的复原陈列;东线将新建近3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文明之光——天津近现代教育展》;西线位置的县庙,将陈列《大哉孔子》。

目前,大成殿孔子和“四配十二哲”塑像及祭孔祭器、礼器、乐器等展品已经开始制作,这些展品都是按照民国之前文庙内陈设复原的。今后,文庙将按排位摆放200余位先贤牌位,其中两庑将摆放156位历史上名家大儒的牌位,先贤祠摆放天津地方大儒的牌位,名宦祠摆放天津地方值得尊崇官员的牌位。

此外,明伦堂将被开辟为“国学馆”,开放后,将专门请名师为游人讲授经典国学,如《论语》《中庸》《大学》《千字文》《三字经》等,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这里不仅接待中小学生,成年人与老年人也可以来学习,体会国学的魅力。届时,这座展示天津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将再现辉煌,修缮一新的文庙将于今年“五一”与市民见面。

(责任编辑:记忆海蓝)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