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我要做的就是让人们知道中国不仅是一个市场,更是代表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国家”,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汉语教授陆芳怡日前对记者说。
陆芳怡在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期间担任“中国古代文人展”的比方策展人。她说,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上有许多精彩展览,策划展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为每个展览找到一个重点。
陆芳怡认为,“中国文化的最佳代表就是中国文人”。于是就有了陆芳怡与中国首都博物馆合作策划的“中国古代文人展”。她说,在此次展览中,她有幸与首都博物馆合作,亲自到中国挑选参展品,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展览分3个部分:文房四宝——文人精神上的良伴;文玩陈设——文人生活里的雅致小品;书斋——文人的精神家园。展览通过110组文物展品,从中国古代文人日常生活的视角延伸,以一种形象生动、直接具体的方式让观众走进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陆芳怡说,比利时和欧洲观众很喜欢欧罗巴利亚艺术节的展览,目前的反馈非常好。她说:“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但却无所下手,所以需要有人把他们领进门。”
提到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渊源,陆芳怡介绍说,她最初接触的是中国的书法,“小时候,妈妈有一本有关中国书法的书,那时候我还不会读,但那些书法却让我着迷。像许多西方人一样,我开始先是学习中文,后来慢慢开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提到如何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陆芳怡说,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很好方式。比利时观众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版话剧《哈姆雷特》上演时,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对昆曲的热情也很高,3周前预订演出票就订不到了。
她说,比利时国家剧院应该与中国演出团体进行更多合作,中国文化的推广应该面向更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