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禹墟考古发现大型棚屋区

2010-05-27 09:26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秩名
26日,记者从禹墟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文化层探方发现多处成排柱洞,呈南北对称分布,专家判断为大型棚屋建筑遗迹,面积可能超过1万平方米。
禹墟考古发现大型棚屋区
5月26日,记者从禹墟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在文化层探方发现多处成排柱洞,呈南北对称分布,专家判断为大型棚屋建筑遗迹,面积可能超过1万平方米。棚屋区的发现,是禹会诸侯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
 
禹墟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介绍,在第三次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在淮河大堤以西河滩地上发现一排柱洞,专家推测可能是临时性类似工棚的建筑遗迹。近日又在禹墟核心区夯土台西南百米处的文化层探方发现多排柱洞痕迹,从排列方式、朝向、跨度,以及新发现的疑似土墙拐角的基槽等迹象,判断此处为棚屋类建筑遗迹。王吉怀说,龙山时期文明程度已相当发达,聚落居室比较考究,建筑的墙体、地面一般都经过夯筑,有的还用火燔烧,以增强墙体、地面的强度;有的墙面还用白灰装饰,反映了较高的建筑水平。但是禹墟发现的棚屋建筑遗迹没有上述特征,地面没有夯筑等处理痕迹,推测这样的棚屋可能是临时性住所。
 
据了解,两次发现的建筑遗迹分别在淮河大堤两侧,如果连成片,面积将超过1万平方米,规模相当惊人。王吉怀介绍,禹会诸侯事件是夏代立朝之前的一次大规模的盟约活动,祭祀过程必不可少。禹墟定性为大型祭祀性遗址在考古界已无争议。在夯土祭祀台附近发现如此大型居住场所,为解释当年祭祀人群在何处生活、工作提供了一种答案。棚屋遗迹处散布大量陶器和烧坑,说明此处也可能是大型的陶器作坊群,为大型祭祀活动提供祭祀礼器和贡品。对应禹会诸侯的年代、方位和历史记载,可以说棚屋区的发现,是禹会诸侯历史的又一重要物证。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