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6月14日上午11时,在文庙大成殿前,首府近百名6岁左右的儿童齐诵着《弟子规》,亲身体验了这一被古人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的开笔礼仪式。
开笔礼共分九礼。孩童家长首先向老师行奉茶礼,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谢意;孩童们列队面对面站立正衣冠;老师为孩童点朱砂开智,意为开启智慧;书法家为孩童启蒙描红写“人”字,意为教孩童堂堂正正做人;孩童击鼓鸣志,寓意志向远大;向孔子行礼;经典诵读;古榆树下签名;与开笔先生合影等。
在开笔礼仪式上,为孩童点朱砂开智和启蒙描红写“人”字的人士有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教授徐思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教育学会书法美术学会委员王治国等,他们均为新疆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知名学者、教授。
6岁的姬乙原手握蘸满浓墨的毛笔,在宣纸上用力写下一个“人”字。写完,还不忘满意地点点头。姬乙原说,今天“破蒙”,以后我要上个好大学。
姬乙原的母亲张黎说,孩子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希望通过开笔礼,给他一个美好的祝福,愿他能开启智慧,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开笔礼俗称“破蒙”,是中国传统礼仪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即开学的第一天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古人在开笔破蒙后才可入学读书,因此开笔礼被称为“人生第一大礼”。
开笔礼司仪、新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张聪敏说,希望通过这些传统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启蒙时就接触国学,喜欢国学,做一个国学的传承者。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开笔礼,之前已在国内销声匿迹多年。2001年开始,广东及沿海一些发达地区开始陆续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仪式——开笔礼仪式。
开笔礼相关仪式
1.正衣冠:学生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再互相整理好同桌衣冠。
2.朱砂开智:用朱砂在孩子额头点上红痣。取古语中“痣”通“智”之义,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
3.启蒙描红:学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学写“人”字,是希望孩子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
4.击鼓鸣志:击文庙鱼跃龙门鼓三通,学童在鼓声中“明智”。
5.向至圣先师孔子行礼:拜见大成殿内孔子像,了解孔子生平经历,尊师重道。
6.经典诵读:诵读《弟子规》等经典,接受国学及传统文化启蒙。
7.古榆树下签名:孩子们在横幅上签名留念。
(责任编辑:卧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