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孔祥楷:孔子思想是做人的准绳

2010-09-28 09:41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肖国强 刘慧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1年纪念日。一场规模盛大的祭孔大典,在孔氏南宗家庙所在地衢州举行。在祭孔大典的前一天,“2010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国际儒学论坛”也正式开幕。
今天是孔子诞辰2561年纪念日。一场规模盛大的祭孔大典,在孔氏南宗家庙所在地衢州举行。在祭孔大典的前一天,“2010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暨国际儒学论坛”也正式开幕。
 
家庙是“庙主”子孙祭祀祖先的庙堂。自1129年孔子第48世嫡长孙孔端友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定居衢州建立家庙至今,孔子嫡裔在衢州已生息繁衍了28代。作为孔子嫡传的第二故里,衢州孔庙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孔氏家庙的“南北二宗”。
 
生于1938年的孔祥楷,是衢州南孔家庙如今的“掌门人”。身为孔子第75世嫡长孙,他是怎样传播孔子思想,传承儒家文化的?祭孔大典前夕,记者探访了这位名闻遐迩的孔氏后人。
 
重振家庙
 
走进位于衢州市区的南宗家庙,穿过气势恢宏的大成殿,便到了我们的约访地点孔园。这是一个建有亭台阁榭、池塘草坪、假山花树的休憩园林。穿行其间,清泉水潺潺流淌,红鲤鱼激起水花,鸽群在天空盘旋,茶室飘出袅袅茶香,原本恬静的园子更是平添了几分幽静。
 
一番握手寒暄之后,孔祥楷转过身拎起一瓶开水,为我们沏好了茶水。一杯茶、一本书、一间古屋,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惬意,但孔祥楷却没法清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重振家庙的使命让自己“如鲠在喉,如重在肩,如履薄冰。”
 
他的使命,早在孩提时便已经注定:1944年10月,身为孔子第75世嫡长孙的孔祥楷,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简称“奉祀官”,也就是孔子祭典旳主祭祀官。
 
世事变幻,孔祥楷仅以奉祀官身份参加了两次祭孔典仪,成了南宗末代奉祀官。1956年,在衢州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后,他考取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从此离开衢州便是30多年。
 
此去经年。尽管“思鲁阁”还在,家庙庙阶前那百年松柏依然苍翠,但南宗孔庙已成居民杂住之地,红墙斑驳,年久失修,每每听到亲族和乡亲谈起这些,身为南宗嫡孙的孔祥楷总有几分惆怅,几分期待,也多次萌生起重振家庙的念头。
 
1993年春,衢州市说动国家冶金部和中国黄金总公司,将阔别家乡38年、时任沈阳黄金学院副院长的孔祥楷迎回故里。
 
重回故乡,这让孔祥楷激动万分。“我赶上了一个大好时代。”他说,“作为孔氏后人,能够守望在‘东南阙里’,实践一个后代子孙对祖先精神的传承。能在自己最后‘奉祀官’的黄昏之旅,回归圣祖精神源头,追寻圣祖,杏坛设学,教化育人,诲人不倦,这何尝不是我最大的幸运!”
 
奉祀官的回归,使孔氏南宗家庙有了名正言顺的主人。孔氏南宗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开始迎来“中兴”盛况:山东曲阜市党政代表团来了,远在香港的孔氏北宗第77世孙孔德墉先生来了,日本大阪企业界《论语》普及会也来了。曲阜孔庙“掌门人”孔祥林在首次访问衢州孔庙时,兴之所至,当场挥毫题词:南北一脉。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