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解析端午文化渊源:和龙文化水文化息息相关(2)
2011-06-03 09:29
那么,在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说法中,哪一种比较切合实际呢? 关于端午两字 我觉得要找到一个比较妥帖的答案,首先应该从端午这两个字看起。
那么,在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说法中,哪一种比较切合实际呢?
关于“端午”两字
我觉得要找到一个比较妥帖的答案,首先应该从“端午”这两个字看起。
我们知道,端午之“午”其实是个通假字,它本通数字之“五”。而端午这一天正在农历五月五日,所以可以肯定,这个“午”字就是“五”字的通假。所以古代端午节有时又被称做“重五节”。另外,因为“五”在五行中属阳,所以“端午”又被称为“端阳”。
那么,“端”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两本重要的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说文解字》里说:“端,直也。”《广雅》里面说:“端,正也。”
你看,“正”和“直”放在一起不就是“正直”吗?什么地方说正、说直呢?衙门的公堂上往往悬四个大字“正大光明”,在《易经》里最正、最直的位置是第一卦乾卦的位置。那么乾这个位置往往由谁来坐呢?当然是皇帝。你去故宫,就会发现皇帝住的地主叫“乾清宫”。所以《礼记》里又说“以端其位”,也就是以正其位的意思,对于皇帝来说守住乾位才是真的既“端其位”又“正其位”了。守住乾位,君临天下时的尺度仪容也就显得端正了。
但这个乾位,也就是乾卦,又自下而上分为六爻,在这六爻里皇帝的位置又在哪一爻呢?
一般人会以为,最高的第六爻当然最尊贵,所以皇帝的位置应该在这儿。其实错了。中国的易学博大精深,最讲究辩证法,等事物发展到顶端反而物极必反。我们常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其实,这个到达顶点之前的第五爻才是皇帝所属的位置。
至于“九五之尊”的“九”是指阳卦。在易经的数字系列里,“九”泛指阳数,“六”泛指阴数。所以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里写了一部《九阳真经》,这是合乎道理的,但他说还有一本《九阴真经》,就这个名字而言,基本不太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阴阳道理,要叫也只能叫“六阴真经”。
皇帝的位置在纯阳的乾卦中,又属于第五爻,所以才叫九五之尊。而在古代,皇帝又被称为真龙天子,龙就是帝王的象征。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辰龙是排在第五位了。一般人以为老鼠排第一,所以是老大,其实错了,第五位的龙才是老大,因为龙在九五之尊,所以排第五,这才叫“以端其位”。这样,农历五月五日,其实就是龙月龙日,所以是端五之日,故又称端阳之日。
其实,按道理它还可以被称为重阳之日,两个五嘛。但两个九也可以叫重阳,在中国的数字文化里只有两个五和两个九可以算作是重阳。因为九月九日叫重阳了,所以五月五日就叫端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