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解析端午文化渊源:和龙文化水文化息息相关(3)
2011-06-03 09:29
因为九五之尊是皇帝位,也是龙位,所以这一天划的船就被叫做是龙舟。 总的来说,我比较同意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说法,他认为划龙舟的端午
因为九五之尊是皇帝位,也是龙位,所以这一天划的船就被叫做是龙舟。
总的来说,我比较同意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的说法,他认为划龙舟的端午节最早源自于战国之前的吴越民族。当时,龙已是吴越民族的图腾,而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这个龙图腾,后来演化成了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在祭龙的仪式中,才逐渐有了划龙舟的习惯。可惜的只是,闻一多先生并没有从易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若与易学中乾卦的九五爻联系起来看,我觉得这种观点就更能站得住脚了。
关于端午辟邪说
这样一来,还可以解释端午辟邪说。
端午之所以被称为恶日,是因为古代一些典籍,如东汉《风俗通义》中,常有“五月五日生子害父”的说法。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命其母遗弃田文,理由就是这一天生的孩子易克父。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就被寄养在宫外。
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按端午从龙的说法就容易解释了。因为古人向来有“二龙不相遇”的说法,皇帝是真龙天子,但总有被另外一条龙取代的时候,“老龙”不愿“小龙”取代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行。所以明嘉靖皇帝长达十几年不愿见儿子一面,临死也不愿立太子,就是这种心理。
这种皇权心理演化到民间,自然也就被放大了,所以民间端午时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以辟邪,还有就是喝雄黄酒。因为雄黄酒专克蛇类,而蛇在生辰文化里又被称为是小龙,相对于真龙天子而言,他的儿子不就是小龙吗?所以民间附会,渐成风俗,再加上龙图腾崇拜的泛化和盛行,这种端午的祭祀仪式在适用范围上就变得越来越广,不论是祭神还是祭人,甚至是祭不同的人,也就入乡随俗,各自演化了。
关于龙文化与水文化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划船了。从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于水中,而水的一种集合性的、生物性的象征就是龙。它是我们民族实际上的精神主宰,所以我们都叫做“龙的传人”。所以,我个人一直认为,龙文化其实就是水文化的象征。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之所以会把水当作最高境界,其实是要向文化的本源进行回归。
说到中国文化本质上具有水文化的特征,很多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发展出海洋文明来?事实上我们的国土也有着广袤的海岸线啊?
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虽然我们也有广袤的海岸线,但中国的内陆地区有大量的江河湖泊,这使得人们接触到的水主要是内陆水,而不是海洋。另一方面,你看欧洲率先引领海洋文明发展的国家,一般而言,都是内陆面积狭小,濒海面积突出,而我们中国内陆面积巨大,土地与海洋可以形成一种平衡。中国人讲阴阳,最喜欢平衡。所以,我们当然会关注具有平衡特质的内陆水,而非极端、失衡的海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