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借力生产性保护非遗获新生 传统技艺前景看好

2011-06-13 10:4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北京日报
近几年,随着非遗保护的升温,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加深,一批非遗产品的身价也随之抬高。

 

 近几年,随着非遗保护的升温,人们对非遗的认识加深,一批非遗产品的身价也随之抬高。
 
非遗技艺不再只演不产
 
从制胎、掐丝、烧焊到点蓝、烧蓝、磨光以及镀金等工艺,景泰蓝的每一步骤仍由手工制作。生产一件产品耗时不菲。这样一个非遗项目,是如何做到让生产性保护之路越走越宽的呢?
 
“规模生产。”北京市珐琅厂办公室主任苗永生给出了答案。“过去的景泰蓝产品随意性很大,没法量产,而现在,我们从工艺、造型、类别方面都有精细划分,便于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珐琅厂又着力拓宽经营渠道,使企业走出困局。苗永生介绍说,厂里改变产品以往家用收藏的定位,转型介入高端收藏品和私人会所的室内外饰品。几年来企业年销售额稳定在3000余万元。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森的牙雕作品《仕女》,在此次拍卖会上以28万元成交。“虽然只比最初报价高了3万元,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个展现工艺的平台。”据了解,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度20年没有招收学徒,在列入非遗实行生产性保护后的2008年底,便获得一批非洲象牙,进而有了稳定的原材料和人员。孙森认为,通过拍卖这种形式,可以让公众走近非遗项目,进而最有效化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人才困境制约生产保护
 
拍卖会上,无论经营者还是传承人,谈得最多的是人才瓶颈。
 
作为京城生产景泰蓝规模最大的企业,北京珐琅厂拥有国内该领域5位工艺大师中的3位。不过总工艺美术师钟连盛却倍感技术实力不够。“一般陶瓷领域的国家级大师都有数十位。”49岁的他告诉记者,厂里做景泰蓝的师傅,不少是退休后返聘的老人。
 
从事砖雕的张彦境况更要糟糕一些。“他们是少人才,我是缺人手。”由于目前没有培养砖雕人才的专业学校,他只能手把手地从零开始教那些前来学艺的人。因为缺少资金,张彦长期租用位于顺义区杨镇的一户农家小院。“一些有心学习的人看到场地后,扭头就走。”他现在比较固定的也就五六个学徒,而稍微大些的砖雕作品就需要二三十号人共同作业。
 
很多非遗项目也都面临同样的人才问题。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1000多名员工的北京雕漆厂,最低谷时只剩5人;北京地毯厂原有六个分厂,后来也只剩下一个厂,共10名员工。不过,在实行非遗申报和保护机制以后,这些企业已经迎来了转机。目前雕漆厂人数增长到20多名,地毯厂传承人也终结了无徒弟可带的尴尬境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