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生产性保护非遗获新生 传统技艺前景看好(2)
2011-06-13 10:40
目前,张彦准备通过与意向企业合作大展拳脚,他坚信砖雕市场前景非常好。 生产是方式,保护是目的 组织此次拍卖会的主办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拍卖
目前,张彦准备通过与意向企业合作大展拳脚,他坚信砖雕市场“前景非常好”。
生产是方式,保护是目的
组织此次拍卖会的主办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拍卖的形式,检验非遗技艺创作产品的市场潜力,而这也是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生产、开发,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利用和发展。在学界,这种保护方式被生动地比喻为“活水养鱼”。
“手工技艺能否得到有效传承,取决于其产品是否被社会接受和消费。”国家非遗中心副主任吕品田认为,提倡传统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是要使手工艺进入生产领域,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表演。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则认为:“要生产就需要人才,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是企业和传承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但他反复强调,生产只是方式,保护才是目的,“如果丢掉了手工制作的工艺,机械化量产不仅不会保护技艺,最终还会扼杀手工艺人的生存空间。”(陈涛)
(责任编辑: 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