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曹操墓再起疑云 学者:学术问题不该社会化 (2)

2010-08-30 15: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天涯
■ 曹操墓的争论焦点已经从是不是曹操墓的问题,上升到是否为真墓的问题了 面对反曹派的种种证据,挺曹派的专家也做出了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曹操墓的争论焦点已经从是不是曹操墓的问题,上升到是否为真墓的问题了

 

         面对“反曹派”的种种“证据”,“挺曹派”的专家也做出了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告诉记者:“对于曹操墓的争辩,目前的争论焦点已经从是不是曹操墓的问题,上升到是否为真墓的问题了,如果不是真墓,那么就是人为地刻意造假。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所以如果有人有相关的外部证据,完全可以拿出来,要是证实曹操墓有假,可以去上诉,通过法律手段去告安阳考古所和国家文物局。”

 

         刘庆柱说,考古是一门多学科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要想精通此行,需要涉猎各个学科,凭借自己常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做出合理的推断。可这些质疑的专家名单中,并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做考古的,术业有专攻,这会影响他们对考古界所做出的判断。

 

         另外,对于他们所出示的一些学术证据,刘庆柱认为,这其实是研究方法问题。质疑者提出的证据并非使用了自然科学的手段,比如用显微镜等进行科学考量获得的数据,而是主观认为,以前记载没有的,就当是假的,这样的断定方式太过武断。因为考古界很多都是新发现,以前没有的,自己不知道的,不能作为认定造假的理由。例如,“魏武王”的称号,其实南朝历史书上就曾提到过“魏武王”,这个称号确实是有的。

 

         刘庆柱说,现在他们判定这个古墓是属于东汉时期的,如果这个古墓是造出来的,那么它的时代就是现代的,而里面的每一块砖头等都应该是现代的,可质疑者并没有拿出相关证据。

 

         而关于研究时间过短的质疑,刘庆柱认为,考古主要是基于研究者的经验,当初考古人员一看到墓穴,根据以往经验就已经可以判定它属于东汉时期,再加上对出土文物的分析,很快就认定是曹操墓也并不稀奇。

 

 

         对于把“武”字“止”部错写为“山”一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告诉记者,在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碑别字特别多。据《碑别字新编》记载:“每个字头下有多达几十种甚至百余种不同的结构的字形。”这主要是书写人用笔不同等原因造成的。

 

         刘庆柱表示,对于考古来说,它有一套专业的科学认定方法。首先,要从已知的蛛丝马迹中寻找未知,这就需要专家通过遗址中所留下的物品,寻找同一时期的物件,进行对比,从做工手法、年代等给予类比,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个时代。拿墓穴来说,不同的墓穴规模就代表着主人的不同级别,这些都是证据。

 

         其次是进行纵横的比较,把考古发现中同一级别和时代的其他物品进行对比,再把它放到历史上其他时期的出土文物作比较,直至最后确定它的身份。

 

         再次,就是对于一些头骨或者骨骸,利用自然科学方法来判别,比如进行头像的复原等。

 

         一位文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考古发掘有行政和科学研究两个过程,行政过程指的就是每次发掘要申报挖掘执照,必须要经过文物主管部门的批准之后才能进行挖掘,等挖掘结果出来以后要写科研报告呈给上级。

 

         而科研过程指的就是要先进行野外的挖掘,整理现场,然后把出土的文物拿到室内进行整理,研究它的科研价值,这段时间需要花费得久一些,之后就可以采取若干种方式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在判定文物身份的时候,除了一些科技手段之外,主要是靠研究者头脑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判定。

 

曹操墓的争论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权力大于学术,政绩高于学术的问题

 

         正反两方争论不休,究竟谁是谁非?

 

         著名青年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告诉《北京科技报》,从曹操墓这场争论来说,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现在的人们总是抱有质疑一切的态度,不论曹操墓是不是真实的,人们都会质疑。这其实是人们的一种心态,正所谓造假的太多了,所以才使人们有这种戒备心。

 

         其次,现在我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即权力大于学术,政绩高于学术,这是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氛围里,学术领域也不甘寂寞,专家附庸权力,因此在公众心目中,专家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胡星斗认为,想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学术机构非行政化,学者们要不受行政当局的干扰,不需要为了行政当局的某一个指示而去做论证,不再为论证而论证,而是出于学术的目的进行研究。另外,还要对专家建立一种声誉机制,一旦发现有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就会威信扫地,影响日后的声誉,有了这样一个评估机制,就能够更好地约束专家,学术风气也会转正。此外,还要相对提高学者的收入水平,这样就不会再有学者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去做挡箭牌。

 

         在国外,专家的威望并不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要靠同行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评价,如果他们评价高,那么学者的收入水平就高,这是一种外部监督的手段。虽然这也不能完全杜绝学术造假,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陆益龙教授也表示,曹操墓事件之所以越来越复杂,从单纯的学术问题演变成如今的打假事件,这与地方政府的参与有着很大的关系。专家也是社会成员,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政治和学术立场。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现在必须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既不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又有足够的学术权威的机构,对曹操墓进行再一次鉴定,将结果公布于众,可能才会打消人们的疑虑。

 

         陆益龙说,“曹操墓”这个学术问题本不应该地方化、社会化、政策化,如果仅仅是学术讨论,各方专家都有权发表自己的学术看法,真理越辩越明,可如果将学术问题引向歧途,不仅丧失了公信力,公众也会对此缺乏兴趣。

 

 

(实习编辑:清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