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清明时节话清明节的价值取向(5)

2011-04-02 10:47
来源:光敏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李汉秋 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徽大学、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1984年中国《儒林外史》学会成

 

  李汉秋 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安徽大学、南京大学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1984年中国《儒林外史》学会成立时被选为副会长,1988年中国关汉卿研究会成立时被选为副会长,是此二领域的领军人物。1989年获首届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起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已出书五十多种。 1989年奉调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长,是第七、八、九、十连续4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一方面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1994年主撰《新三字经》引发“三字经热”,2006年在全国政协全体大会上讲《弘扬仁义礼智信》隆重为五常“平反”,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致力于振兴传统节日、建设中华节日体系,他是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2007年冬国家决定清明、端午、中秋几个传统节日放假,他是此事的两大“推手”之一。他倡设的中华母亲节、(七夕)中华情侣节、(重阳)中华父亲节方兴未艾。2007年获文促会首届“弘扬中华文化”奖,2008年获首届“节庆中华奖·个人贡献奖”。

 

  名词解释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没过清明”的农谚。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